过(拼音:guò,guō,gu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行动的“止”或“辵(chuò)”以及表音的“冎(guǎ)”组成。“过”本义指经过、走过,又泛指空间或时间的转移,引申对某事物进行处理。此外“过”还有超过、过分、过失、过程等一系列意义。
文字源流
形声字。“过”字,其繁体作“過”。在金文中有图1和图2的写法。前一字形下面是“止”,后一字形左和下合起来是“辵(chuò)”。从“
止”、从“
辵”都表示跟行走有关。剩下的“图A”是“冎(guǎ)”的古写,“冎”是“骨”的初文,在此是声符,指示读音。“过”字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写作图3;又写作图B。左和下合起来仍是“辵”;剩余部分,上面的“图C”是金文“图A”的形变,只是下面又多了个“口”字,合起来就是“咼”,仍是作声符,跟“咼”作声符在道理上没什么两样。再向后发展,到小篆中就成了图4。隶书字体又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如图5、6、7等形,还有图D、E、F、G等形,但都是从小篆变化来的。早期的隶书还接近小篆,后期的隶书就越来越接近于现代的楷书,比如“辵”就越来越像楷书的走之儿旁“辶”了。繁体的楷书“過”就是紧接后期隶书定形下来的。现代汉字简化时将“過”简化为“过”。“过”来源于草书。楷化的“过”字最早见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说》。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和 1935年《简体字表》都收入了“过”字。
过的本义,与行走有关,即经过,这个意义很常用。许多语言中与空间运动有关的词语可以引申到时间上。比如汉语的上、下、前、后都是这样。过字也如此,它也可以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经过、度过,如:过年,过节。这种时空的移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这袋小麦要过筛”,这是要把它用筛筛过,“这件衣服要过水”,这是要把它用水漂洗;成语“过目成诵”或“过目不忘”中的过目,是用眼看过一遍。总之,这个过字是表示凭借什么来处理。过还表示让对象经过某种处理。如清点数目叫“过数”;回想做过的事,可以叫“在脑子里过一下”,或者用比喻的说法叫“过电影”。此外,帐目的转登叫“过帐”;所有权转移了,因而物主更换,这叫“过户”,这两个过字都是表示某种转移。
经过某个时间(时点)或地点就意味着超越了它,所以过又表示超过、越过。比如“年过半百”是岁数超过五十,“人马过万”是数目超过一万。超过叫过,不到叫不及,成语“过犹不及”是说做什么要恰到好处,而如果做过了头那将同做不够一样不好。
过是超过,超过限度就叫过分(fèn)。所以谦虚过度叫“过谦”,表扬过分叫“过奖”。什么事过分都是不好的,所以又引申出过失和过错之义。这一意义的“过”大多是名词性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古人区分的“过”的平声和去声两个读音,到现代汉语中已经混而不分,一律读成去声guò。《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除姓氏读guō外,都读guò。”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二】【辵部】古禾切(guō,今读guò)
度也。从辵咼聲。
说文解字注
“度也”注:引伸爲有過之過。《釋言》:“郵,過也。”謂郵亭是人所過,愆郵是人之過,皆是。分别平、去聲者,俗説也。
“从辵,咼聲”注:古禾切,十七部。
广韵
古禾切,平戈見 ‖ 冎聲歌3部(guō、guò)
過,經也。又過所也。《釋名》曰:“過所,至關津以示之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也。亦姓,《風俗通》云:“過國,夏諸侯,後因爲氏。”漢有兖州刺史過栩。
【校釋】引用《釋名》,“過”前當有“示,示也”,見《釋名·釋書契》。(“示,示也:過所,至關津以示之也。”)(下句可參考:“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為信也。”)
古卧切,去過見 ‖ 冎聲歌3部(guò)
過,誤也。越也。責也。度也。古卧切。七。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過;康熙笔画:16;部外笔画:9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古卧切,戈去声。《玉篇》:度也,越也。《正韵》:超也。《易·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礼·檀弓》:过之者,俯而就之。《史记·贾生传》: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又过失也。《书·大禹谟》:宥过无大。注:过者,不识而误犯也。《前汉·文帝纪》:俱去细过,偕归大道。
又罪愆也。《周礼·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诛,以驭其过。
又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又卦名。易大过,小过。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古禾切,音戈。《广韵》:经也。《书·禹贡》:东过洛汭,北过洚水。
又过所也。《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处浇于过。注:过,国名。东莱掖县有过乡。
又涧名。《诗·大雅》:溯其过涧。
又姓。《后汉·刘陶传》:过晏之徒。注:过,姓,过国之后。
《正韵》:经过之过,平声。超过、过失之过,去声。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辶”3画,第二笔楷体是㇋(横折折撇),一笔写成。“辶”从左、下包围“寸”,顶部“辶”低“寸”高。“寸”的横在横中线上方,左端过竖中线,点笔在田字格中心。“辶”,㇋(横折折撇)起笔横中线,平捺托住“寸”。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