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出生在
奥地利布劳瑙达夫勒旅馆里。在1889年时这栋建筑叫达夫勒旅馆Gasthof Dafner,地址是Vorstadt街219号。今天这栋没有任何标记的建筑仍然完好地存在,但是一块石制纪念牌被设在了建筑之前。建筑的第三层从左向右数第3个房间就是希特勒出生的房间(现代照片中第三层开着窗户的那间房间就是)
达夫勒旅馆简介
第三帝国时期,可以看见叫达夫勒旅馆被装饰了花环与“万”字标志,房前是一群冲锋队成员。图1,显示一群冲锋队员在旅馆前游行。
1938年3月12日,随着德奥的合并,希特勒返回自己的家乡布劳瑙(Braunau)受到了数千当地民众的欢迎。图1希特勒在布劳瑙的铁制拱桥下与当地民众握手致意。图1,拱桥变成了混凝土制障碍物横在了德国Simbach与奥地利布劳瑙之间。这些建筑仍保持当年的风貌当年希特勒从布劳瑙拱桥下进入,周围都欢迎的当地人,而拱桥上的奥地利标志双头鹰也被覆盖上了纳粹的“万”字旗。
纳粹希特勒曾在《我的奋斗》中动情地写道:“命运使我出生在莱茵河岸边的布劳瑙镇,直到今天我还认为,这是我的幸运。”然而希特勒的诞生,却让布劳瑙的后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015年,奥地利内政部决定将达夫勒旅馆的所有权收回。
和平碑
立在故居前
布劳瑙镇坐落于奥地利西北边境,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仅一江之隔,已有1000多年历史,生活有近2万居民。出火车站向右走10分钟,我们便来到市中心的施塔特普拉茨广场。广场边上最闻名的“景点”,就是希特勒出生的房子。一幢毫不起眼的黄色房屋,既没有文字标牌,也没有与希特勒有关的标记。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就出生于这幢原叫“达夫勒”的小旅馆,他家租用了楼上第三层的房间。故居内部已改建成
残疾人工。
希特勒在布劳瑙的童年生活还算不错。6岁时,他进了当地的公立学校,成绩良好;11岁上了中学,由于一心想当艺术家,他父亲却要他做公务员,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没等毕业就辍学了;13岁那年,父亲病逝,他随母亲迁往市郊;17岁时希特勒只身去了维也纳,开始了他“不平凡”的生活。
在希特勒故居门前的一侧,我还发现了一块花岗岩大石碑,上面刻有一段德文:“为和平、自由和民主,莫再带给人类
法西斯主义,千万人的牺牲已是最大的告诫”。据说,大石块来自
毛特豪森集中营,于1989年希特勒出生100周年时置于此地。
新纳粹分子
曾想买故居
陪同我的历史学家说,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希特勒直到德奥合并后的1938年才“衣锦还乡”。当时还出资修建了小桥等公共设施,并在大街小巷刻上纳粹标志,挂上“元首”巨像。达夫勒旅馆也归入他的名下,成为奥地利纳粹办公室。
新纳粹组织还把故居当作“朝圣地”,年年在“希特勒诞生日”来这里活动。他们高唱新纳粹歌曲,还在大街上游行。十多年前,新纳粹还准备出巨资购买希特勒故居,作为新纳粹分子的活动营。这遭到居民们的强烈抗议。镇上居民纷纷捐资,把这幢楼买下捐给政府。之后,新纳粹又想动附近教堂的主意。因为那里曾是童年希特勒参加教会
唱诗班的地方。
相关纪念品
找不到相关纪念品
平日里,在布劳瑙镇,我们却找不到这个独裁者的一点踪迹。在商店里,我们没有发现诸如画有希特勒故居的画盘纪念品。对于希特勒的话题,当地人也常常表示“无话可说”。据说几年前,有人建议用希特勒当牌子,发展旅游业,但布劳瑙人不干。
当地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原来,以前经常有新纳粹造访问询,小城人用“沉默”来对付,后来就养成这种“习惯”。当地人觉得这是个严肃话题,不能在大街上随便交谈。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在前进,居民们不想因为希特勒而失去生活在此的乐趣。的确,如果放下希特勒的话题,小镇的景色相当迷人:四周环绕着起伏的田野,有很多粉色的欧洲平房以及中世纪的门塔、小钟等。大伙儿坐在露天咖啡座,畅饮、嬉笑,享受休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