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胡枝子
豆科胡枝子属植物
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auct. non (Laxm.) Schindl. : V. N. Vassil.),为豆科胡枝子属的植物。小灌木,高达1米;茎通常稍斜升,单一或数个簇生;老枝黄褐色或赤褐色,幼枝绿褐色,有细棱;小叶长圆形或窄长圆形,长2-5厘米,宽0.5-1.6厘米,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或黄白色;荚果小,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4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兴安胡枝子,为豆科胡枝子属的植物。小灌木,高达1米。茎通常稍斜升,单一或数个簇生;老枝黄褐色或赤褐色,被短柔毛或无毛,幼枝绿褐色,有细棱,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形,长2-4毫米;叶柄长1-2厘米;小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2-5厘米,宽5-16毫米,先端圆形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的短柔毛;顶生小叶较大。
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或与叶等长;总花梗密生短柔毛;小苞片披针状线形,有毛;花萼5深裂,外面被白毛,萼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成刺芒状,与花冠近等长;花冠白色或黄白色,旗瓣长圆形,长约1厘米,中央稍带紫色,具瓣柄,翼瓣长圆形,先端钝,较短,龙骨瓣比翼瓣长,先端圆形;闭锁花生于叶腋,结实。荚果小,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4毫米,宽2-3毫米,先端有刺尖,基部稍狭,两面凸起,有毛,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大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 (Laxm.) Schindl. var. shimadae)与兴安胡枝子区别为小叶较狭,长8-12毫米,宽4-5毫米;花萼更长,长5-6毫米。分布于中国台湾省。
产地生境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1000米的干山坡、草地、路旁及沙质地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经秦岭淮河以北至西南各省。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它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瘤薄,适应能力强。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种子处理:若种子带壳,先用石碾掺粗砂碾或用去壳机去壳。播种前用机械处理擦伤种皮,或者70℃左右的温水浸泡12分钟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地块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或壤土地块。前茬作物最好为禾谷类作物,忌与豆科作物连作。
翻耕整地:翻耕前除杂草、石块等杂物,耕地深度在20厘米以上,耕后耙平,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细匀,无根茬,无坷垃,耕层达到上虚下实。水浇地翻耕前灌足底墒水。在地面有残茬、立枯物等覆盖,或在土层较薄、坡度较大的撂荒地或天然草地,采用免耕机播种或直接播种后结合家畜踩踏覆盖。
基肥施用: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用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以化肥为辅。农家施用量30000-45000千克/公顷。化肥施氮肥45-75千克/公顷,磷肥125-150千克/公顷,钾肥90-150千克/公顷。
选时播种
播种期:春播、夏播和秋播均可,春播应在土壤耕作层温度稳定在5℃以上后抢墒播种,夏播在雨季来临后播种,秋播在早霜到来45-60天前播种。中耕山西省北部和东西两山冷凉地区以春播和夏播为主,中南部温暖地区秋播和春播均可。春播适宜时期一般为4月上旬至5月上。秋播最晚为8月中旬,旱作栽培最迟不得晚于7月下旬。
播种量: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净度确定,正常播种量为22.5-30千克/667平方米。生产实际当中根据整地情况、墒情、土壤肥力来确定。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2-3厘米。具体根据土壤和墒情确定,播后及时镇压。
栽培技术
除草:返青期及每次收割后结合中耕、松土、追肥等措施清除杂草。化学除草严格按照农业部NY/T 1997的规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化学除草剂。
灌溉:灌溉水质符合GB/T 5084的要求。灌溉方式喷灌、浸灌均可。灌水量1200-2400立方米/公顷。每年灌水2-4次,播种前、返青期、收割后和越冬前可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水。
追肥:生长期适时追肥以磷肥、钾肥为主。肥料应符合NY/T 496要求。追施磷肥45-60千克/公顷、钾肥60-75千克/公顷,在返青或收割后条施或穴施均可,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最好结合灌溉进行追肥。
主要价值
药用
兴安胡枝子全草或根均可入药。味辛,性温;归肺经。解表散寒;用于感冒发热,咳嗽。
生态
兴安胡枝子为优良的饲用植物,它的幼嫩枝叶可供家畜食用,又可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植物和绿化树种。亦可做绿肥。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兴安胡枝子.植物智.
兴安胡枝子.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