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上,为巴利语upasampadà的直译,由upa (上) + sampadà (达到,获得)组成,意为达到上位,即达到称为上位的比库身份。
律注《普端严》提到有八种达上的方式:
1.来吧比库【6】达上(ehibhikkhåpasampadà):
以世尊说出“来吧!比库”之语而达上。当世尊见到具备成为来吧比库的亲依止缘之人后,从染色的粪扫衣中伸出金色的右手并说:“来吧,比库,行梵行以正尽苦边!”就在世尊说此语的同时,那人的在家相即消失,圆顶并衣钵着身,出家并达上。世尊证正觉后的最初时期,只是以来吧比库达上令诸弟子成为比库。律注中列举了1341位来吧比库。【7】
2.行皈依达上(saraõagamanåpasampadà):以说出“我皈依佛”等三语的方式成为比库。
3.接受教诲达上(ovàdapañiggahaõåpasampadà):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长老通过接受世尊的教诲而达上。
4.问答达上(pa¤habyàkaraõåpasampadà):七岁的沙马内拉索巴咖(Sopàka)通过回答世尊十个有关不净的问题而达上。
5.接受敬重法达上(garudhammapañiggahaõåpa- sampadà):佛陀的姨母马哈巴迦巴帝(Mahàpajàpatã)通过接受八敬重法(Aññhagarudhamma)而达上。
6.遣使达上(dåtenåpasampadà):妓女半咖西(Aóóhakàsã)的达上方式。
7.八语达上(aññhavàcikåpasampadà):比库尼从比库尼僧以提案为第四,再从比库僧以提案为第四此八语而达上。
8.提案为第四的甘马达上(¤atticatutthakamm- åpasampadà):比库的达上方式。(Pr.A.45)
前面六种只有在佛陀住世时才实行。其中,第3-6是世尊专为某个人而特许的达上方式。当世尊制定了提案为第四的甘马达上之后,行皈依达上即废止不用。(Mv.69) 现在,若有求达上者(upasampadàpekkha)希望成为比库,只有通过僧团的如法甘马才能达上。
一名求达上者要成为比库,僧团甘马必须同时具备五项条件。如果其中任何一项条件失坏,则该求达上者不能成为真正的比库。此五项条件是:
1.对象成就(vatthusampatti):这里的对象是指求达上者。他必须不是未满二十岁者、最终事的犯罪者、黄门等十三种不能达上的人。
2.提案成就(¤attisampatti):在宣读提案(¤atti)时,避免了五种过失:没提及对象、没提及僧团、没提及戒师、没有提案或最后才读提案。
3.宣告成就(anussàvanasampatti):在宣读甘马语时,避免了五种过失:没提及对象、没提及僧团、没提及戒师、缺少宣告或非时宣告。
4.界成就(sãmàsampatti):举行甘马的界场避免了界相破损、无界相、界重叠等十一种失坏。
5.众成就(parisàsampatti):参加甘马的合格比库众达到法定人数。(Kv. / Sd.ñ.2.45)
注:
【5】 巴缅辞典译作“具足;到达上等的状态;比库的状态;成为比库。”
☞此语在北传古律通常被译作“受具足戒”。然而,根据巴利律藏,佛世尊并不曾制定一种称为“具足戒”的戒法,巴帝摩卡等学处也不能称为具足戒。同时,比库的身份只是通过僧团举行如法甘马等方式获得,而不像五戒、八戒、十戒等通过表白“我受持离某某学处”之语的方式获得。因此,将巴利语upasampadà译作“受具足戒”似有欠妥之处。
【6 】来吧比库 (ehibhikkhu):巴利语ehi是eti(来)的祈使语气,意为“来吧!”北传古律译作“善来比丘”。
【7】 这1341位来吧比库分别是:初度的五众比库、亚思(Yasa)和他的54位同伴、30位贤众、1000位旧髻发外道、与二上首弟子一起的250位遍行者、指鬘长老。律注还列举了律藏没记载的多位来吧比库,如谢勒(Sela)婆罗门的300随众、马哈咖比那(Mahàkappina)的1000随众、住在咖毕喇瓦土的10000名良家子、16000位巴拉亚尼(Pàràyanika)的婆罗门等。
摘自《巴利语汇解》玛欣德尊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