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砚
辽宁省本溪市特产
辽砚,辽宁省本溪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辽砚材质声音清脆,“叩之如铜”,色彩丰富,有翠绿、绛紫、骆青、紫绿相兼四种不同的色调;石品众多,按松花石天然生成的纹理、图像,可划分出十多种,如“赤柏纹”、“紫袍绿带”、“金镶玉”、“龙眼”、“静绿”等。辽砚砚台盒子上有盖儿,可养墨。辽砚还特别重视别具一格的套砚、立雕创造,多层的立雕组合具有观赏性和立体美感。辽砚以点、线、面特点来根据石材的天然色彩施以刀工。根据青紫云石红绿相间的层次变化,巧用色泽:绿层可刻云,红层可雕龙;或红层可雕鱼,绿层可刻水,对比鲜明、层次清晰。
产地环境
辽砚产自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辽砚石独产于辽宁本溪,该地特有的地质地貌,经过上亿年演变,形成了紫云石和青云石两种奇石,本溪地区是天然辽砚石材资源的重要产区,砚石材料储量丰富,已初步探明的储量为10亿立方米。其中,已获得开采权的储量为450万立方米,主要品种有紫云石、青云石、木纹石和线石等。本溪石材特点是声音清脆、色彩丰富、石品众多,为辽砚的创作和雕刻提供了资源。
历史渊源
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西清砚谱》《格致镜源》记载: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润,色绿而莹,纹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良材也!命工度其大小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俞麋试之,远胜绿端,以志其事;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张学良征集辽砚参展,按传统约定俗成,砚名以产地命名;
20世纪30年代,本溪记载有袁景云砚台铺、杨宝信砚台铺、孟凡忱砚台铺;
2010年7月,辽砚生产加工基地落户本溪;
2011年7月,本溪成立辽砚文化产业园区。
生产情况
截至2011年04月,本溪市制砚厂家年均生产总值5000多万元,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
产品荣誉
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辽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辽砚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思山岭街道办事处、南芬街道办事处铁山街道办事处郭家街道办事处、下马塘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范围
辽砚质量技术要求包括辽砚的砚石开采、辽砚的砚石分类、辽砚的制作工艺、辽砚的主要技术指标。
砚石开采
采用本溪南芬地区所产砂质页岩或泥灰岩,颜色翠绿,纹理清晰,纹理方向为平行横纹(极少数非横纹或非绿色),埋藏较深以及靠近河流及水下,光润度均匀,表面尽量无瑕疵无杂质的石材。
砚石分类
按砚石的色系分为:纯色系、共生色系和伴生色系三种。
纯色色系主要有:绿色、青色、黄色、褐色、紫色色系。还有黑色、红色和白色等稀有色泽。
共生色系主要有:黄绿、紫绿、紫黄绿及多色系等。
伴生色系是由于泥浆沉积过程中夹杂着较大颗粒的重晶石、玉石、石英岩等物质。
砚石的色泽中,栗黄色为精品,杨绿色为上品,枫红色为孤品。
石料外观:微量元素不均分布所形成。可分为刷丝纹、荡水纹、木纹、金包玉、线石。
按照细腻程度可分为:胨质石品(微粒状结构0.01毫米~0.1毫米)、玉质石品(细粒状结构0.1毫米~0.2毫米)、沙质石品(中粒状结构0.2毫米~0.5毫米)、石质石品(粗粒状结构0.5毫米)。
制作工艺
雕刻特点
辽砚是在南芬地区采用传统特色砚雕技艺,以点、线、面特点来根据石材的天然色彩施以刀工。辽砚雕刻有三大特点:一是美色,从技艺上准确把握石材特色,注重对色彩变化的雕刻运用,“凭色施技”。二是美工,“就石造形”在雕刻中保留了其自然形态,体现返璞归真的效果。三是美观,突出观赏效果,根据其特殊石材上点、线、面进行随意发挥,不为固定模式所限。
主要工序:
辽砚制作的主要工序有选石、切割、制坯、开膛、取盖、落图、雕刻、合口、打磨、上光、配盒等。
(1)选石:查看石料的大小、厚度,确保底、盖石质的统一,石色、石纹的一致。然后检测有无瑕疵,最后再扣石听音,声音清脆响亮为佳。
(2)切割:将原有的烂石、石皮用坚硬的工具去掉至露出“石肉”。避开瑕疵以后,从大块的石材中选取优质可利用部分,再根据创作需求,用石材切割设备如龙门锯,带锯,台锯等切割成备用尺寸。
制坯:观察砚石的整体形状,石膘的位置、层理、颜色,石纹的线条特征,揣摩出具有浓郁辽东风情的构图。
取盖:取盖包括“取”与“配”。“取”是将一块整体的砚石依色剖开,“配”指砚底和砚盖合二为一。特别注意砚和盖石料的质地和颜色的统一。
落图:将出坯时的构思勾或设计稿勾画在已成雏形的粗坯砚石上。一般以线的形式完成,是用毛笔或黑色笔勾出设计稿的轮廓线条。
雕刻:辽砚的雕刻顺序是先主题,后装饰;先砚底,后砚盖;先图案,后文字。图案雕刻的规律普遍是先大后小,先粗后细。雕刻技法以传统手工雕刻为主,现代辅助配用电动雕刻设备。传统工艺完全使用手工,利用不同工具,包括圆刀、弧刀、尖刀、平刀、锵刀、金刚石刻刀或百炼钢刻刀、手捻等工具进行切、凿、锵、刻、磨等细致雕琢,在框架图案内完成浮雕,镂空雕、透雕等雕刻工序。现代工艺利用各种类型的手工刻刀,手持电动磨机配以各种形状的磨头精细雕琢。先用手动磨具开始细雕成型,再用各个型号的(宽刀、窄刀)、不同刀刃的(平刀、弧刀)刻刀进行修光,去掉磨头痕迹,进行精雕。最后修光,清理雕刻图案周边粗糙部分。
合口:合口是将砚底、砚盖相扣合的一道工序。合口要求平、光、严,达到启合自如,严实无缝,最大缝隙要小于0.1毫米。平是无论怎样转动砚盖,它都平稳而无翘角;光是指砚底和砚盖的扣沿光滑;严是合口严实紧密,无松动感。
打磨:用砂纸、砂布、抛光棉等对砚台整个表面部分进行抛光处理,直至手感滑腻、石纹清晰。
上光打蜡:用蜡或油敷于砚的表面,更好的展现砚石的纹络,雕工的细腻、逼真,色彩的艳丽等特点,要求不缺不腻、恰到好处。
配盒:大多以木盒为主,普通木盒材质有松、榆、柳、野丁香、核桃、杏木等,也有用根雕木盒。
质量特色:
感官指标:砚体应细腻、光滑,无明显沙划痕、刀痕、裂痕、断暇、风化,造型美观大方,布局合理适用,图饰优美,石纹俏色对比明显,具有地方特色;声音清脆,“叩之如铜”;砚池手感平滑;砚池与砚盖吻合,不变形。
尺寸:
(1)规格辽砚:根据石材,长、宽、高比例适中,符合审美要求。以宫庭砚砚体为例,长:155毫米,公差为±5毫米;宽:110毫米,公差为±2.5毫米;高:15毫米,公差为±1.5毫米。
(2)随形辽砚:尺寸与公差不作要求,但最大长度不超过30厘米。
(3)砚盒,底、盖吻合,砚盒印附的文字和图案、标识应清晰。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辽砚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本溪市南芬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辽砚的检测机构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19:01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