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以“音画山水、活力辽源”为主题的首届辽源·国际琵琶文化艺术节将隆重开幕。细心市民发现,走在辽源的街头巷尾,经常会看到各行各业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着,他们正在争分夺秒装扮整个城市,届时,辽源将会以更加靓丽的身影喜迎八方来客。
简介
辽源,这个过去经常被外地人弄错名字的城市,如今却热得发烫,不但经济上强势崛起,疾奔快跑,而且社会各个方面同样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球首次、规模最大的琵琶文化艺术节,2012名辽源琵琶选手齐奏《
金蛇狂舞》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吸引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琵琶选手齐聚这个被誉为“中国琵琶之乡”的城市,参加国际琵琶大赛;9月12日,2012中国辽源国际袜业交易会将在辽源如约举办,届时将有国内外参会客商3万人;前不久,由于创业的活力无限,国务院授予辽源“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发展规划
面对资源枯竭造成的困境,作为国家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的辽源,率先擎起转型大旗
坚持转型创新、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型。从此,辽源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翻开了经济发展的崭新一页,实现了精彩而华丽的转身,在创建国家转型示范城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几乎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理清了转型的方向和任务,即资源型城市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居住结构调整的过程,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公共服务的过程,是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过程,必须坚持转型创新、转型升级,推进辽源转型跃上更高层次,实现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型。
基于这样的判断,在年初召开的市六次党代会上,提出要以加快
转型、全面转型为主线,着力实施开发开放、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文化振兴四大战略,突出构建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城市、增强县域实力、保障改善民生、
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特色文化、深化改革开放七大任务,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比2010年、2016年比2013年“两个翻番”,产业竞争力和财政实力“两个增强”,民生状况、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三个改善”,发展能力、城市功能、开放水平、文化实力“四个提升”,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幸福和谐的新辽源。
如今,辽源市按部就班,抢抓南部新城各项工程进度。2012年4月15日,南部新城建设项目全面破土动工。开工总长度8869米,面积55万平方米,总造价4亿元。截至四路清除表土、填挖土方、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工作已基本结束。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占总造价的60%,10月末建成通车。
四馆工程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总造价2.9亿元。截至四馆的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其中图书馆已开始地上二层施工;博物馆已经完成地上一层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工作;群众艺术馆已经完成地下筏板和地上承台梁;规划科技馆已经完成桩基础和地下土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300万元。
几年的扬鞭奋进,辽源转型成果凸显。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的产业支撑体系已经形成
辽源全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布局园区化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重点企业三年技术改造计划,对传统产业嫁接改造,开发高端产品,挤进高端市场,实现产业脱胎换骨。同时,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建设,辽源启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发展壮大新产业,实现产业再造。2011年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5%,传统煤炭工业比重减少到7.2%。培育生成了高精铝加工、新能源、纺织袜业、医药健康、建筑塔机、
汽车零部件、钢铁铸造等7个产业集群,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52%。铝加工业已形成熔铸、挤压、型材、大部件、模具系列产业链,三年内将形成2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已经达到近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23.2%。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发展35家企业。建筑塔机产业集群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全省5家A级建筑塔机生产企业都出自辽源。在新能源产业领域,辽源
锂动力电池、电池隔膜纸、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等项目和产业快速发展,国能生物发电已投产两年,风电项目正在推进。纺织袜业集群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代表,东北袜业园已有500户企业入园,形成了15亿双棉袜产能,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
辽源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经济总量实现快速增长。辽源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连续多年开展“工业项目年”等活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谋划和实施转型项目345个。为了加大项目建设的推力,辽源成立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形成一批在谋划、一批在建设、一批在投产的建设格局。5年累计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04个,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拉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3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14户,上市公司3户。
辽源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注重引进发展高科技项目,注重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制定和实施了被誉为辽源“863”计划的科技创新“532”计划,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支持企业建立
院士工作站和技术研发中心,打造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先后与“一院、两校、两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发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辽源正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12年已有65户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53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企业发展到69户。辽源已经建设了5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18个省级技术中心,成立一个院士工作站,辽源企业已经拥有内高压成型、
热压成型、
耐磨材料、蛋品加工等国内领先技术,并拥有2个国家级、7个省级名牌产品和5个国家级驰名商标、49个省级著名商标。2012年,全市
新产品产值率达25.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
深化改革开放,聚合要素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463户国企进行改制,盘活资产44亿元。探索推进土地收储制度改革、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发展要素日趋活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已有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在辽源投资近10亿美元,发展外资、合资企业22家。5年累计引进域外资金736.3亿元,年均增长59.5%。培育铝型材和鞋袜两个省级出口基地,发展出口企业38户。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大提速,遏制行政乱处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到企业检查,建立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开行支持,两次共发行20亿元企业债。发展6户担保公司、11户小额贷款公司、8个行业“互保池”。积极争取招行、民生银行等外埠银行贷款,举办三届PE走进辽源活动,扩大了股权融资规模。
上半年,辽源招商引资再传捷报。中意厨柜产业园、宁波均胜汽车电子零部件、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等一大批域外投资项目相继落地。共引进国内域外资金突破24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0%,是2012年同期的1.5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5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5.6%,是2012年同期的4.4倍。
的辽源,用转型统领思想、汇集政策、集聚要素、扩大影响,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城市影响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和谐力,正在努力书写全面转型、跨越赶超的宏伟蓝图。
视频查看
爱奇艺,新浪,优酷,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