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学院
中国辽宁省锦州市民办高校
辽宁理工学院(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
1999年7月,经辽宁省教委同意,锦州师范学院筹建民办分院,同年9月,首批864名国有民营学生入学。
2000年7月,合并后的锦州师范学院成立文理学院,部分学生从二本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相对独立办学,办公地点在锦州师范学院数学楼。9月,文理学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小南区(现渤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
2001年7月,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东校区。9月,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试办足球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同年,新生入学。
2002年8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组建锦州师范学院文理学院,将锦州师范学院民办分院及锦州师范学院足球学院纳入办学实体 。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2003年9月,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之后,教育部确认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为独立学院,组建新的文理学院,将足球学院学生均纳入新的办学实体中。
更名辽宁理工学院
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同时撤销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锦州金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7日,按照学校与渤海大学签订的转设过渡期协议,渤海大学派入学校的工作人员全部返回渤海大学,学校完全进入独立发展的新时期。
2019年10月,辽宁理工学院在锦州湾畔滨海新区举行新校区建设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2020年11月,辽宁理工学院当选为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12月,加入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教学单位和1个附属单位,开设36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有高级职称教师19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4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92人。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5个、辽宁省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获2021-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拥有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建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2个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3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项省级校际合作项目、42项省级教改立项。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2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丹麦、葡萄牙等6个国家中的12所高校共同参加了由欧盟“伊拉斯谟+”计划资助的“可持续性的‘以学生为中心’先进教学理念促进中国和格鲁吉亚教学发展”项目;参与编写国际手册1部;签约4项欧盟“伊拉斯谟+”计划——辽宁理工学院与保加利亚鲁塞大学师生互换交流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有校级科研平台4个,组建锦州市重点新型智库平台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先后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6项,发表学术论文690余篇,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3项,获得授权专利15件,计算机软著作46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8日,学校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76.35万册,电子文献有:《CNKI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库》文献量3192769册;《CNKI中国知网期刊库》文献量80406册;《知网研学平台》可阅览全库资源;《知网工具书》文献量1102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期刊15200种,283648册;《维普考试服务平台》试卷41.19万套,试题2306万道;《超星汇雅电子书》电子书135万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书100万册;《博看期刊数据库》《博看移动阅读APP》涵盖4100种学术边缘期刊及人文畅销期刊,50000册热门精品畅销图书,有声读物10万小时。每年订购纸质期刊、报纸180种。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院标以环形轨道、星星和向上的箭头为主体造型,构成简化校名“辽理工”的拼音首字母“L”、“L”、“G”,并象征学院创新科技与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
下部图形为书籍和海浪,突出学院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滨海的地域特点。深蓝色作为标准色,代表智慧与理性,寓意学院严谨治学的校风。
精神文化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
尚德,出自《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崇尚德行。做人根本立德为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精心教学。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明理,出自《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意为: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体现学校师生在为人处事上鲜明的是非原则,能够以国家利益和学校大局为重,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精工,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黄鲁直诗》:“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作为理工的学子,应力求技艺精湛,要有工匠精神。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方针中,注重培养师生的刻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的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实践技能。
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致用即“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首要目的。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所所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和掌握,然后以严谨的态度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这八个字,体现学校“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理工科类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校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应用技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尚德明理,精工致用”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全校师生长风破浪,砥砺前行。
社团文化
辽宁理工学院团委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全校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联系党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重要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秉承“尚德明理,精工致用”的校训,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在学生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深挖载体,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使团组织的活力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百余次。
校区情况
松山校区
该校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昆明街2号,截至2024年,现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工程造价、物流工程、工程管理、风景园林、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网络新闻与传播。
滨海校区
该校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金山大街二段3号,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器人工程、电机电器智能化。
行政管理
校友情况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