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汤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名吃,现流行于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发展历史
辣汤,相传起源于宋朝
徐州。北宋熙宁十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
黄河夺泗入淮,各种鱼类随水泛滥,捕不胜捕。当时任徐州知府的
苏轼,赋诗《
河复》作以描述:“巨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这里的
楚人即指徐州人,他们从黄河中捕鳝并辅以佐料煮汤,形成徐州辣汤的雏形。徐州的辣汤已有上千年历史,1912年经山东人张继晓改良享有盛名,尤以“
中华名小吃”两来风辣汤最为出名,著名相声大师
马季亲笔题书“千年一碗汤”。徐州的辣汤和中原地区的胡辣汤、酸辣汤在味道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徐州的辣汤则使用了鳝鱼作为主料配制。
制作
辣汤以骨汤和鸡汤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辣汤配料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
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1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粉、鸡蛋花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
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用料
新鲜鳝鱼、鸡肉、薏仁米、鸡蛋、
水淀粉、酱油、白胡椒、香油、植物油、葱、醋、味精各适量。
制法
1、猪骨、整鸡放入大量生姜、葱、胡椒等慢炖2小时
2、鳝鱼丝焯水放入鸡汤,继续慢炖1小时,加入水面筋
3、加入味精、酱油,烧开后用
水淀粉勾芡,甩上鸡蛋花,出锅前放入醋、香油、即成。
功效
辣汤既有养生之功效,又具辛辣之性情,更能体现徐州之风味。尤其在寒冬腊月天,早上喝一碗辣汤,吃上几个包子,浑身热呼呼的,精神也为之一振,有这碗辣汤垫底,一天所有的辛劳仿佛都能消解。所以来徐州的外地人对辣汤更情有独钟。
分布
徐州辣汤
徐州辣汤是用鸡和
猪骨煮汤,把母鸡煮得酥烂。煮的时候除了加葱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这个汤的味道就偏辣,这种辣味很鲜。把洗好的
面筋在温水中醒透,让原来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柔软,然后掐成一小块张开下锅,同时用筷子顺时针搅动,这时面筋就会被甩成片状,如鸡蛋絮,但比
鸡蛋絮略厚一些。加上
鳝鱼丝,盐,味精,适量的白胡椒(黑胡椒也可以,不过煮出来的汤颜色发黑)。在汤中加上些许香油,更是美味!
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中吃不中看,这是外地人对
徐州辣汤的印象。
滕州辣汤
辣汤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早点,很受本地人民的喜爱,为滕州饮食业的“特产”。在滕州一年四季都习惯喝这种辣汤,一般在早饭时合用,或泡馓子,或吃油条、包子,食用辣汤食味更佳。因辣汤需放胡椒,有一种香辣味的缘故而得名“辣汤”。
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
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
滕州辣汤历史悠久,在清
光绪年间就有人制作。当地著名的辣汤能手胡勤芳,从10几岁开始学做辣汤,他继承了祖父制作辣汤的传统秘方。在滕州享有盛誉,遁还闻名,人称“胡家辣汤”。胡勤芳自1956年加入公私合营,后转入国营,为滕州饮食业培养了许多做辣汤名手,辣汤制作后继有人。凡来滕州的外地人,大都能品尝到滕州这一地方名吃。
说明
好多人把“辣汤”和“饣它汤”分不清楚,在徐州本地有这两种汤之分,彭祖发明的是雉羹,用麦仁和母鸡熬制而成,后来经过演化,现存雉羹的衍生品饣它汤、辣汤、油茶等。徐州市区以及区县辣汤品种又有少许区别,市区辣汤是出锅为灰色,仅加香油作为提鲜,依个人口味加少许醋,不加葱、香菜等;西北丰沛县口味比较偏河南胡辣汤,与市区辣汤比,加入了海带丝和花生米,且比较浓稠;东南睢邳地区,汤中也有海带丝,但是较市区辣汤又多了青菜等其他蔬菜。
辣汤名头虽然不如“饣它汤”响,但滋味远甚,徐州大街小巷也多以辣汤为主,仍坚持卖“饣它汤”的,印象中有点名气的也就剩
马市街和龙凤蒸饺两家了。辣汤是用大骨、鳝鱼丝、母鸡熬制而成,再加上面筋、黑胡椒、姜、鸡蛋花等,看起来黑乎乎的,很没有卖相,但是喝起来却美味无比。据考证,辣汤的起源应该是在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