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èi tóu,意思是为了驾驭
马、
牛等
牲口而套在其
颈上的器具,一般由
嚼子和
缰绳组成。辔头为牲口身上所有绳索或皮条做成的包括装饰品,缰绳,嚼子牵制牲口的为
挽具,牲口身上输出动力的绳索为套具类。
《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当时三人同时上马,一个辔头到得刑部监。”
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这回意外地所得的益处,是三十年来,若有所悟,而还是说不出简明扼要的纲领的做古文和做好人的方法,因此恍然抓住了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