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vector) ,能载带微量物质共同参与某种
化学或
物理过程的常量物质。在气态物质的分离过程中也称为
载气。
放射化学研究中
核衰变和
核反应过程生成的
元素的量通常极少,大约为10-8~10-12克,这些物质即使在溶液中可以生成某些难溶化合物,但由于数量少而不能形成独立相,它可能吸附于器壁或其他颗粒的表面上而丢失,因此不能用普通沉淀的方法进行分离。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可引入载体,形成共沉淀而进行分离。被称为“
分子运输车”。
1934年F.约里奥-居里和I.约里奥-居里用
红磷和氮化硼中的氮作为磷30和氮13的载体,成功地从辐照靶中分离出磷30和氮13,首次发现
人工放射性核素。加入的同位素载体与
微量元素应该处于相同的化学状态(
氧化态、
络合物形式等)或者两者能迅速进行
同位素交换,否则可能达不到载带的目的。例如,
磷酸钠不能载带处于不同
氧化态的放射性磷。在被载带物质的化学状态不能确定时,最好加入各种不同状态的载体,然后用适当的反应使该元素的状态共同化。利用同位素载体的缺点是不能获得
比活度较高的核素──无载体核素,因为它与载体进一步分离十分困难。另外,在研究新发现的核素时,尚不知它的同位素载体。
与所需分离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或性质虽不同但生成某种独立相后能够强烈载带该元素的物质。1898年P.居里和M.居里用
硫化铋作载体,发现了钋。非同位素载体已广泛用于制备高比活度的
放射性核素,供医学、生物学等方面应用。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载体可同时载带几种微量元素,如
硫酸钡、
氢氧化铁这类沉淀,结果是降低了所需分离物质的纯度。为了在沉淀过程中不载带出其他放射性杂质,广泛应用反载体。它是性质与放射性杂质十分相似的稳定核素或它们的
混合物,在分离过程中使放射性杂质大大稀释,不随被分离的对象分出而留在原来的物相中。
载体共沉淀法在放射化学发展的早期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
放射化学分离中也常采用不加载体的
色谱法、
萃取法。以这种分离方式获得的
放射性核素常用“不加载体(no carrier added)”来标志它们的质量品级,即以前的无载体(carrier-free)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