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也称无乳链球菌,可引起严重感染,特别是新生儿败血症,产后败血症,
心内膜炎和细菌性关节炎.
C组和G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化脓菌样链球菌,根据它们的血清型和对杆菌肽的抗性可与别的细菌鉴别.虽然动物带有该菌,但也可见于人的咽峡,肠道,阴道和皮肤,可引起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包括咽炎,
肺炎,
蜂窝织炎,脓皮病,
丹毒,脓疱疮,伤口感染,产科脓毒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心内膜炎,细菌性关节炎和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治疗时可用青霉素,
万古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但最好依据药敏试验指导治疗,特别是病情十分严重,免疫受损或虚弱的病人以及感染部位有异物的病人更应按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抗菌治疗再辅以外科手术,有时有救命作用.
D组(通常为α-或γ-溶血性)链球菌包括
粪肠球菌,坚忍肠球菌和
屎肠球菌(以前称
粪链球菌,坚忍链球菌和屎链球菌)和非肠球菌性D组链球菌,其中以牛链球菌和
马链球菌最为常见.大多数人的D组
链球菌感染是由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或牛链球菌所致.和肠球菌一样,牛链球菌常见于消化道.牛链球菌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在肠道有肿瘤或存在其他明显病变时.牛链球菌对抗生素相对比较敏感;而肠球菌,除非细胞活性药物如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或
万古霉素加
氨基糖苷类如
庆大霉素或
链霉素联合应用,否则明显抗药.肠球菌可引起心内膜炎,
尿路感染,腹内感染,
蜂窝织炎,伤口感染和夹杂的
菌血症.
草绿色链球菌包括5个主要菌种:变异链球菌,
血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轻型链球菌和米勒链球菌.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种:群集链球菌(S.constellatus),中间链球菌和咽峡炎链球菌.对它们的分类和鉴定仍有分歧.有的虽定为α-溶血性,但实际上是γ-溶血性,而且其中很多细菌是不能归入此类的.口腔的菌落及其成分在防止其他致病力更强的细菌,如
假单胞菌属或肠道细菌的集落方面似乎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草绿色链球菌易被
血清溶解,因此不产生外毒素或传统的毒力因子,但它们是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原因,因为它们能粘附于心脏瓣膜,特别是有
瓣膜病的人.米勒链球菌的溶血性,微需氧性或厌氧性是变化不定的,在身体任何部位有产生严重入侵性感染或脓肿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