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马迹(拼音:chē zhé mǎ jì)是一则
汉语成语,出自《
左传·昭公十二年》。车辙马迹意思是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在句中作宾语、定语。
唐·刘轲·《上韦右丞书》:今阁下之车辙马迹,相去俯无尺寸,天下之
注心于闺下,聚手而指,以为提持大柄,在阁下
掌握中耳。
宋·杨万里·《诚斋朝天续集序》:余随牒倦游,登九疑、探
禹穴、航南海、望罗浮、渡鳄溪,盖太史公、韩退之、柳子厚、苏东坡之车辙马迹,予皆略至其地。
清·毛奇龄·《封禅巡狩不相袭议》:三代以前,皇帝清问,无日不与民相见而不称为
巡狩。其正称为巡狩者,惟舜相尧觐后,与春秋所载周之后王车辙马迹一二语耳。
春秋时期,楚王冬猎,右尹子革与楚王论国事。楚王想要去向周朝要封鼎同时想进攻郑国,大夫仆析父担心楚王无理要求遭到失败,要子革进行劝说。子革举出当年周穆王听从祭公谋父劝谏他不要到各地去留下车辙马迹避免篡位的例子劝阻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