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综述,介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争;第二章讲资产阶级共和派与“秩序党”之争;第三章讲联合保皇党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之争;第四至第六章是描述路易·波拿巴与“秩序党”之争,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政局风云变幻,社会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山岳党)等有着明确利益背景的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各自的阶级利益而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其间的斗争、背叛、联合、妥协、屈服等一幕幕接踵而来。1851年12月2日,
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并掌握全部权力,1852年12月2日,他废除了共和国的形式,正式称帝。这一政变犹如晴天霹雳,人民在惊异之余高谈阔论,莫衷一是,“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这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应约·魏德迈的《革命》期刊约稿而写下这篇著作。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剖析了法国1848年的
二月革命的性质、特征和失败的根源。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和基于经济利益阶级冲突与斗争的加剧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二月革命推翻了代表着大金融资本家利益的
七月王朝,建立了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二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因此,这次革命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法国社会内部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阶级力量的对比状况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像1789年大革命那样沿着上升线发展,而是“开起倒车来了”。
第二,揭露了资产阶级惧怕群众的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需要获得工农群众的支持而害怕群众愚昧;然而,资产阶级和工农群众没有共同的根本性的利益。因此,当革命斗争唤醒工农群众独立的革命和权利意识后,资产阶级就转而会采取血腥的剥夺和镇压手段来对付他们。
第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这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通过对近代以来法国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历次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动摇在专制君主时代形成的军事官僚机器,反而把军事官僚机器当作主要的战利品。“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而这种军事国家官僚机器正是政变得以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集中自己的全部破坏力量”来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必须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实现“工人阶级专政!”
第四,考察了农民阶级的两重性。认为作为被压迫和剥削对象的农民同作为剥削者和压迫者的资产阶级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与对抗,因此,反抗剥削与压迫是农民天然的革命本性。但作为小私有者的法国农民持有的根深蒂固的“拿破仑”观念,又决定了他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保守性。
第五,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和成为联盟领导者的重要性。指出农民必须成为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同时,作为最彻底的革命者和社会化大生产产物的无产阶级必须成为工农联盟的领导者。
该书写于1851年12月中至1852年3月25日期间,1852年作为不定期杂志《革命》的第1期(也是唯一的一期)在纽约出版。中译文被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8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犹太裔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知识渊博,留下了很多著作,他的知识领域涉及哲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法学以及自然科学。代表作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