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文献保障体系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保障全国研究与决策对文献的需求而建立的一个文献采集、收藏和利用体系。在1949年成立,当时是由25个州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自愿组成,目的是合理使用各馆资金,迅速补充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馆藏文献资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保障全国研究与决策对文献的需求而建立的一个文献采集、收藏和利用体系。1949年由25个州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自愿组成,目的是合理使用各馆资金,迅速补充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馆藏文献资源。到80年代末,已有36个成员馆参加了该体系,包括4个中央专业图书馆(见
联邦德国中央专业图书馆)、15个州立和大学图书馆、8个研究所图书馆和 9个专门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全国20个重要城市中。该体系的组织者和资助者是德国研究协会 (协会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拨款,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企业部门)。该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是1983年该协会发布的《学科专藏计划》,该计划将所有文献按照学科内容 (部分按照国家、地区和语种,还有一部分按照文献类型) 分为31个大类和 111个小类,然后根据各成员馆的具体情况,分别委托各馆负责收藏。计划要求各馆考虑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特别是
馆际互借中的拒借文献),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将本专藏领域的文献收集完备,并严格避免与其他图书馆重复,使全国的文献收藏既不致出现学科领域或文献类型方面的空白,又不致发生不合理的交叉重复。为保证学科专藏计划的顺利执行,德国研究协会为各成员馆采集学科专藏文献提供经费支持。该计划对各种情况下的经费分担办法作了详细的规定,凡是采集在学科内容、文献类型、语种、出版年代等各方面符合所承担任务的文献,可补助所需经费的75~80%,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补助必要的文献整理加工费用。各成员馆如采集专藏范围以外的文献,经费则自行支付。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的一些专家认为,该体系是国家文献收集系统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