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军有了2004年《
让一让,生活真美好》、2005年《
笑谈人生》的央视春晚舞台合作经验,所以2006年冯巩很早地就和朱军打了招呼,两个人就开始一起排练了。
剧本现成,这回朱军没有参与前期的创作,直接把《跟着媳妇当保姆》的剧本拿回家去排练。最初朱军用普通话排了几遍,觉得效果不理想,和他的形象反差不大。朱军扮演的那个城市男人有些小资的感觉,说标准的普通话不足以表现出那种小男人情结。朱军就找冯巩商量,能不能把语言改了。朱军觉得该作品如果他说标准的普通话,让朱军的符号感太强,给人的感觉还是主持人朱军,观众进入不了戏剧情境。朱军希望换换口音,再改变一下他的外在形象。冯巩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试了一场,效果还不错,就这么敲定了。在后续的排练过程中,围巾、眼镜等道具也一点一点的加在了朱军的身上,也是尽量和他本来的形象拉开差距。
排练到后期,为了验证作品的演出效果,冯巩拉着朱军和牛莉外出试演,见缝插针,逮着机会就演,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演八场,他就能改八回。每试完一场,下来他就对边上做记录的学生说,下一场把什么地方改了,哪几个字改成什么。改完再试,如果试了不行,再改回来。就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推敲,在此过程中一点一点磨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包袱和段子。该作品最后正式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的剧本是第108稿。
《跟着媳妇当保姆》反映农民工意愿和诉求,为农民工呼吁、代言。把冯巩猥琐的农民形象和朱军趾高气扬的城里人形象往中间靠了靠,变成了农民和城里人互相理解的主题。该作品涉及农民进城务工、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以及夫妻之间的信任等话题,包袱足、笑料不断,现场观众们始终回荡着笑声。(新华通讯社、南方网、《每日新报》评)
《跟着媳妇当保姆》用一句话来总结其内涵就是:城里人,乡下人,都是地球人。该作品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如今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新看法,摆脱了过去一些节目无形中一种城里人居高临下对农村人的视角。(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