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隶属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
美姑县,西接
冕宁县,南与
喜德县、
昭觉县相连,北与
甘洛县、
石棉县毗邻。总面积2257.61平方千米。2022年末,越西县总人口为38.6万人。县内有彝、汉、藏、回等十多个民族,是一个彝族人口占81.1%的多民族聚居县。截至2022年,辖17个镇、3个乡。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属“西南夷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越嶲郡领县(道)十五,阑县(今越西县)属其一。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邛部郡领邛部县,属严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邛部郡,改邛部县直属严州。
宋嘉定九年(1216年),封邛部首领为“邛部王”,并改邛部县为邛部川。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邛部川为邛部州。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越嶲卫。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置越嶲卫守备,属建昌监理厅。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越嶲卫为越嶲厅,隶宁远府。
民国二年(1913年),越嶲厅改为越嶲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实行“行政督察区”制,越嶲为四川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所辖八县之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成立,越嶲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所领八县之一。同年,撤销第三行政督察区,设“宁属屯垦委员会”,越嶲属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越嶲境内设立“普雄特别政治指导区”和“腴田特别政治指导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分普雄特别政治指导区为普北、普南两个政治指导区。
1950年3月31日,越嶲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康省西昌专区。
1952年4月30日,政务院批准在越嶲县普雄地区设立普雄县。
1955年,西康省撤销,越嶲县改隶四川省西昌专区。
1956年,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1959年6月16日,国务院批准将“越嶲”县改为“越西”县。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撤销普雄县并入越西县。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越西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北部,东邻
美姑县,西接
冕宁县,南与
喜德县、
昭觉县相连,北与
甘洛县、
石棉县毗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20′—102°54′,北纬28°18′—28°53′之间。境内南北长66千米,东西宽56千米,总面积2257.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越西县境内山地占90%以上,以山、谷相间的中山宽谷地貌为主要特征。整个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山谷地势起伏,形成海拔差较大,一般为1000―2000米。阳糯雪山主峰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境内最高峰,北部梅花镇巴姑河边海拔1170米,为境内最低处:境内越西河谷海拔1600—1700米,普雄河谷海拔1500—2000米,宝珠拉达及则普拉达海拔2400—2600米。
气候
越西县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带,两种气候特点兼具,以北亚热带气候为主。夏季凉爽湿润,冬季阳光充沛,干雨季气候分明,四季皆宜居宜游。年平均气温13·5℃,夏季平均温度20·5℃,年日照1600小时,降雨量1102毫米,无霜期248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越西县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2.624亿立方米,另有入境客水3.286亿立方米,径流总量25.9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65.0587万千瓦,可开发量26.2328万千瓦。
土地资源
越西县土地总面积2256.56平方千米,县区可使用土地面积22.01万公顷,规划工业用地0.16万公顷,农业用地2.38万公顷,其他用地:城镇279.8公顷、农村居民3915.9公顷,区划林业用地面积12.44万公顷。
生物资源
越西县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树种65科230种,主要优势树种有冷杉、云南松、桦木、桤木、栎类等。珍贵树种有连香树、润楠、香樟、楠木等。全县野生动物有21科48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云豹、金钱豹、灰腹角雉等;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苏门羚、短尾猴、金猫、斑羚、岩羊、水獭、穿山甲、猕猴、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等。野生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杜仲等162科903种。
矿产资源
越西县调查发现的矿产有20余种,包括无烟煤、褐煤、泥炭、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铅、锌、铜、硫铁矿、磷、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石英砂岩、玄武岩、流纹岩、页岩以及河道砂、热泉等。主要矿种为:煤炭、硫铁矿、铁矿、石灰岩、白云岩、铜矿及铅锌矿。在现有矿种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无烟煤、褐煤、泥炭、赤铁矿、褐铁矿、硫铁矿、石灰岩、磷矿等,但储量类别低,绝大部分为预测的资源储量,仅无烟煤、泥岩、石灰岩有少量查明的资源储量。
人口
2022年,越西县新增出生人口9633人,死亡人口2320人,迁入人口488人,迁出人口1618人。
2022年末,越西县总人口38.6万人,比2021年增加1.59%。其中:男19.65万人、女18.9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8:100。乡村人口28.94万人,占总人口的75%;城镇人口9.66万人,占总人口的25%。18周岁以下人口14.23万人,占总人口的36.9%;18—34周岁人口10.69万人,占总人口的27.7%,35—59周岁人口10.36万人,占总人口的26.9%;60周岁以上人口3.31万人,占总人口的8.5%。汉族6.82万人,占总人口的17.7%;彝族31.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1%;藏族3762人,占总人口的0.97%;其他少数民族912人,占总人口的0.23%。全县年末总户数104232户,比2021年同期减少866户,减少0.82%。
2022年末,越西县常住人口3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4万人,城镇化率34.23%。
政治
县长:何建梅
经济
综述
2022年,越西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完成65.39亿元,同比增长12.9%,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完成61.19亿元,增速7.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现价)为17.86亿元,同比增长14.9%,可比价增速4.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现价)为9.97亿元,同比增长10%,可比价增速7.7%;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现价)9.39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现价)6108万元,同比增长32.8%,增速下降3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现价)37.54亿元,同比增长12.8%,可比价增速9.2%。现价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27.3:15.3:57.4。全县人均GDP为2.14万元。
2022年,越西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1亿元,同比增长3.2%。
2022年,越西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40.9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21.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1.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7.3%;按行业分类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2021年下降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比2021年下降6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比2021年增长47.4%。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占比为5.8:6.1:88.1。
2022年,越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万元,增长5.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增长7.33%。
第一产业
2022年,越西县完成烤烟种植面积6.23万亩,收购烟叶15.5万担,产值2.25亿元。
2022年,越西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0.3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8.3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22.68万亩,总产量34.08万吨(未折合原粮),水稻种植面积3.63万亩。产量1.42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2.99万亩,产量4.17万吨,荞麦种植面积7.1万亩,产量0.99万吨;油菜种植面积26300亩,产量5196吨;苹果产量26010吨;淡水养殖总面积为2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268吨。生猪全年出栏24.46万头;牛出栏1.58万头;羊出栏17.79万只;特色小家禽出栏56.09万只,粮食及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3.64万吨、2.28万吨。
2022年,越西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23亿元,实现现价增加值18.19亿元,增速4.4%。
第二产业
2022年,越西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5.09%。工业完成增加值9.39亿元,增速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
2022年,越西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6%。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108万元,增速36%。
第三产业
2022年,越西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442万元,同比增长4.2%,增速1.3%。
2022年,越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3亿元,增速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97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6亿元。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现价增加值5.81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4.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同比下降1.3%,增速下降1.3%。
2022年,越西县以信息传播、房地产、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31亿元,增速13.4%。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75亿元,增速10.3%。
2022年末,越西县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49亿元,同比增长10.42%,其中储户存款余额78.37亿元,同比增长11.6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87亿元,同比增长17.12%。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5.95%,可比价增速4.9%。
交通运输
公路
2022年末,越西县公路总里程1051.1千米。其中,国道2条,里程116.85千米;省道2条S218(越西青龙至小相岭隧道入口)、S309(越西境内为青峰丫口至普雄)83.55千米;县道19条184.68千米;乡道126条387.23千米,村组道253.26千米。县乡村道共计832.77千米,存在临水临崖等安全隐患路段128.14千米,完成建设安防工程128.2千米,总投资2338万元。
铁路
越西县境内成昆铁路通车里程达79千米。成昆复线在此设立越西站,成昆铁路在此设立乃托站和普雄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越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174所,其中:职业高中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53所,小学教学点21个,幼儿园89所(其中:全县一村一幼1所,公办27所,民办61所);全县在校生94101人,其中:学前教育20115人,特殊教育97人,小学48432人(寄宿制学生12292人),初中19783人,高中4673人,职中1001人。全县有教师3480人,其中:幼儿园老师53人、小学教师2217人、初中教师888人、普高教师276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46人。全体教师中有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597人,中级教师1049名、初级教师1725名。
医疗卫生
2022年末,越西县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41个,民营医疗机构4个,村卫生室168个。全县拥有医疗卫生编制1009名,现有在编职工863名,缺编146名,卫技人员1747名,其中公立832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0人,公立433人,注册护士693人,公立478人,床位1060张,公立697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数分别为5.59人、1.6人、2.22人和3.39张。正高级9人,占0.52%,其中,公立7人;副高级105人,其中:公立89人,占6.01%;中级职称214人,其中公立179人,占12.24%;初级职称984人,其中公立753人,占56.32%;未取得职称人员435人、占24.89%。本科学历363人、占20.04%,大专学历897人、占49.53%,中专学历以下518人、占28.6%。
社会保障
2022年,越西县共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8609户39775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7501户37863人,城市低保对象1108户1912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4423.36万元,其中:农村低保金支出13452.56万元,城市低保支出970.8万元;救助特困供养对象392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342.88万元。救助困难残疾人34639人次,累计发放补贴金346.39万元。救助重度残疾人44629人次,累计发放补贴金293.28万元。临时救助保障350户1129人,累计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36.89万元,累计为5367人次失地农民发放失地农民生活补助295.69万元。救助精简退职老职工50人,累计发放救济金25.8万元。救助困难大学生51人,发放慈善帮困助学金16.3万元。孤儿保障为709人,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26人,共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964.3万元;成立“越西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组织捐款75846元用于未成年人保护,全县纳入高龄津贴老人3823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487.66万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越嶲因越过嶲水设郡县得名。
文物
民族风情
越西县居住有彝、汉、藏、回等十余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81%。越西彝族服饰、风俗与凉山州其它县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真诚大方。无论相识与否,到了彝家,主人都会热情接待,杀鸡,宰猪、羊等待客,家中人员除陪客人的以外,须让客人吃后主人家才吃。敬客人吃鸡头,请客人查看鸡舌骨,判断吉祥与否。如果是杀猪、宰羊待客,客人走时赠送半边猪头和一只羊膀子。敬酒是普遍的礼俗,彝族人民遇到来宾必敬酒,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彝族敬酒歌是彝族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彝族人民向来宾祝福、表达情感,交流心意的载体。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等。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6月24日,节日里人们要祭火、传火、送火,还有选美、斗牛、斗羊、摔跤、赛马、跳舞等活动。
风景名胜
文昌故里景区
文昌故里景区,位于越西县中所镇。景区背靠的金马山有大营盘山、小营盘山,景区西面是小相岭,景区西北是老凉山。文昌故里景区有和平彝寨、文昌大庙、水观音、拜仙桥、亲水廊桥等主要景点。
四川申果庄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四川申果庄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越西县东部海拔三千米的申果庄地区。保护区内生活着大熊猫、小熊猫、黑熊等国家保护动物,有原始森林、中药材基地、优质蜂场、无污染畜牧养殖基地等。
小相岭
小相岭,位于越西县南箐镇,与喜德县、冕宁县邻界,属小相岭山系,海拔从1988米延伸至4506. 4米,山峰俊秀、重峦叠嶂、林木苍翠,是零关古道必经之地。
陶家营石龙山旅游景区
陶家营石龙山旅游景区,位于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
明洪武年间,都指挥陶亨为维护零关古道的通畅,率兵驻扎于此。陶亨后晋为都督,越西人便把该地叫做陶家营,陶家营留下了底蕴深厚的丝路文化、驿站文化。陶家营村保存完好的土碉楼还有20多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8座。
越西县天皇寺旅游景区
越西县天皇寺国家AAA旅游景区,位于越西县城北5公里处的山岗上,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佛教寺院,越西旧时“十景”之首。始建于明代,鼎盛于清朝,整个景区视野开阔,秋来稻香四溢、春回金色满天,是人们休闲登高观赏的好去处。
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
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AAA旅游景区,位于越西县大瑞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园区苹果果香浓郁、果肉细腻、质地松脆、口感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景区自建园以来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助脱贫思路,因地制宜建立切实可行的带贫益贫机制,创建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构建“城区+景区+园区”三区联动新模式,真正形成“百里长廊看产业”的壮观景象。植入苹果主题民宿、亲子乐园等新元素、新业态,达到农文旅相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越西县河坎村旅游景区
越西县河坎村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越西县南箐镇,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庄,是国家AA级景区。村内在古驿站旧址上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走在新修的驿道上,耳边仿佛传来昔日马帮驮马的铃声,让人流连忘返;因长征时期红军曾经过河坎村,现全村红色文化、红色元素突出,为越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红军洞”“红军街”、百亩甜樱桃园、杨梅园等景点。
越西县南新村旅游景区
越西县南新村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越西县南箐镇,是一个掩映于绿水青山之中的原生态彝族村落,属于开放式景区。景区内有叠水瀑布、芳香养生文化休闲园等旅游景点。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2022年成功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增收。
荣誉称号
2016年新增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7年荣获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8年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
2019年度全州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四川省双拥模范县
2020年6月30日,越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2021年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3月,越西县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2年避暑旅游目的地
2022年巴蜀气候康养地
2022年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
2022年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