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呈带状出现在显生宙的汇聚板块边缘,是大陆碰撞造山带特有的一种变质作用,是大陆地壳俯冲到地幔深度(>80km)后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识别标志是在榴辉岩、硬玉石英岩、文石大理岩等变质岩中出现
柯石英、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它们的形成压力在2.8-3.3GPa以上,对应的深度在80-120km以上。超高压变质岩在我国中部的中央造山带非常发育,自西向东有六个超高压变质地体,分别出露在西南天山、阿尔金、柴北缘、北秦岭、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岩与围岩之间的关系属于原位关系而不是外来关系。所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毫无列外属于大陆俯冲带,在那里地壳岩石下沉到上地幔顶部深度发生区域变质作用。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就是大陆地壳俯冲到地幔深度的时间,例如在中国的西南天山变质带为石炭纪,在阿尔金变质带为寒武纪,在柴北缘变质带为志留纪,在北秦岭变质带为寒武纪,在红安-大别-苏鲁变质带为三叠纪。大陆地壳俯冲深度可以从80km到>200km。超高压岩石的折返机制是俯冲隧道过程,其中有角力流与浮力共同作用;俯冲地壳在受到地幔楔底部刮削进入俯冲隧道后,由于角力流和浮力的共同作用而折返到地壳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