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飞行员
潜水装置
超级飞行员是一款革命性潜水装置,是一种外形类似与飞机的微型观光潜艇,被认为是男人们的“终极玩具”。
装置简介
超级飞行员(Super pilot ;Super Pilot)。它长22英尺(约合6.7米),机身设计呈流线型,看上去比战斗机有吸引力,无怪乎已经引起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和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等亿万富翁们的注意。虽然售价高达150万英镑,但这两位亿万富翁均表达了购买的意愿。
产品特点
富翁们的“终极玩具”
“超级飞行员”静静地穿行于海水中,缓缓向左倾斜,驾驶员对这种轻微的操作过渡几乎无任何感觉。不一会儿,驾驶员驱动潜水器去追一群鱼。看上去,鱼儿也对深海中土壤冒出来的这个奇怪的“新家伙”充满了困惑。舰长阿尔弗雷德·麦克拉伦(Alfred McLaren)兴奋地说:“现在大家可以抓一头鼠海豚上来了。”随着操纵杆被狠狠向后拉,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飞行器”猛地向上驶去,不一会儿,机鼻部分率先浮出水面,随后又调头,再次向海洋深处滑去。
麦克拉伦曾是美国海军前核攻击潜艇指挥官。据他介绍,“超级飞行员”远非富人玩具那么简单,“这就好比对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如何用于商业飞行进行水下探索。”麦克拉伦及三位合作伙伴约翰·乔·刘易斯、杰伊·韦德、加拿大人菲尔·纽顿(Phil Nuytten),都是开发出“超级飞行员”的公司“潜水飞行员系统”(Sub Aviator Systems)的董事。麦克拉伦表示,他们对潜水器水下性能的探索永无止境。
可长时间大范围航行
他说:“超级飞行员,这个潜水装置是水下探险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大多数潜水装置都利用类似于热气球的压载系统上浮和下潜,机动性和航行范围有限。虽然有人开发出无人驾驶潜水器,但它们一般都连在母舰上。‘超级飞行员’具有前所未见的机动能力,它是按照飞行原理建造的,具有推力、升力和拉力,能让你在水下‘飞行’。”
“另外,还有机翼和操纵杆,可以像飞机一样倾斜飞行,随意转向。此外,能见度也比水肺潜水(指潜水员自行携带呼吸系统进行的潜水活动)好得多。你不用背负很重的潜水装置,也不必像自行潜水那样给身体施加很大的压力。我们的潜水装置每次下水可以长时间、大范围航行,不必担心疲惫或减压。”
“根据我们的设想,科学家可以使用其去研究迄今尚无法到达过的海洋区域和脆弱的暗礁。由于噪音非常小,鱼儿和其他水下生物不会被吓走,你可以坐在里面,以独特的视角欣赏海洋美景。”“超级飞行员”可以下潜至1000英尺(约合305米)的深度,最高航速为6节,能探索大陆架的边界,考古学家一般在那里寻找古代沉船。驾驶员可以舒服地坐在两个驾驶舱内——顶部有圆顶的加压空间,圆顶由有机玻璃制成,赋予你水下360度的观测视角。
据麦克拉伦介绍,“超级飞行员”可以保持在正浮力或中性浮力状态,一方面易于控制,另一方面,如果驾驶员想要停下来欣赏周围美景或进行作业,潜水装置此时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另外,它使用电池作为动力,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事实上也不会发出任何噪音。
首个水下驾驶员培训课程
据《每日邮报》女记者卡罗琳·格雷厄姆(Caroline Graham)介绍,她在塔霍湖(Lake Tahoe)第一次见到“超级飞行员”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革命性潜水装置十分特别。在它从“飞机库”(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动力拖车)中驶出来时,立即被好奇的人群所包围。卡罗琳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参加世界第一个水下驾驶员培训课程,一个为期三天、学费5000英镑的活动,吸引了多位在探险领域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包括美国海洋学家唐·沃尔什(Don Walsh)和前‘阿波罗8号’宇航员、美国退役空军少将威廉姆·安德斯。”
1960年,沃尔什驾驶“的里斯亚特”号(Trieste),下潜至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成为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世界第一人。前法国海军简章保罗-亨利·纳格奥里特(Paul-Henri Nargeolet)也参加了培训课程,此人下潜至“泰坦尼克”号沉船处的次数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总计达到120次。如果有人想成为完全合格的驾驶员,那么总费用将达到1万英镑。
然而,对于SAS公司的约翰·乔·刘易斯(John Jo Lewis)来说,三天的培训课程则纯属商业行为。刘易斯是房地产公司老板,投入了数十万美元用于“超级飞行员”的开发——他拒绝透露具体数字,但据卡罗琳估计,投入应该在100万美元左右。
按照飞机结构设计
“超级飞行员”的驾驶舱同普通飞机的驾驶舱相似,有操纵杆、方向舵踏板、罗盘和高度指示器。“飞行”控制器与标准军用飞机设计相同,有推力操纵杆、变向驱动装置和电源定序器,唯一的不同是深度计和落锤(drop weight),前者是控制紧急逃生气囊的操纵杆,后者是帮助“超级飞行员”遇到灾难性故障,安全上升至水面的装置。日前,卡罗琳与麦克拉伦乘坐“超级飞行员”,一起体验了奇妙的深海之旅。麦克拉伦坐在前面的驾驶舱,而卡罗琳坐在后面驾驶舱的。
在安全离开陆地前,技术人员一般要对驾驶者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指导。首先,他们要用五点安全带将你牢牢绑在座椅,接着,主管会向你讲解潜水装置的一些知识,主要是安全程序。你应该记住一些数据和设备,比如氧气调节器、二氧化碳过滤器、调压阀、节流控制、操纵杆、方向舵、水下通讯设备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教你识别驾驶舱内含氧比例以及气压。麦克拉伦说:“这可不是出外兜风。”
他告诉卡罗琳:“潜水装置本身是安全的,但你必须要监督自己驾驶舱内的各种条件,准确了解如何使用安全装置,以便我们不在时自己可以应对一些意外情况。这艘潜水器上没有别的乘客。你就是我的副驾驶,需要具备紧急情况下接管潜水器的能力。”经过最后的安全检查,舱门关闭。接着,设好调节器,氧气开始注入。“超级飞行器”被推上拖车,拉到下水地点。
亲身体验深海之旅
到达现场后,两名潜水员将“超级飞行器”从拖车上卸下,引导其进入水中。此时,卡罗琳的感觉就像是身在慢慢不停旋转的“洗衣机”。在波浪起伏的塔霍湖水中,“超级飞行器”一边在湖面游动,一边尝试与支援船(一艘被亲切称为“潜艇老爸”的小艇)建立通讯联系。像好莱坞影片《壮志凌云》(Top Gun)中的情节一样,每名驾驶员都有自己的绰号:麦克拉伦是“北极狐”,刘易斯是“狂热者”(Rabid),卡罗琳则是“女记者”(Reporter Girl)。
身在里面,他们感到非常惬意和干燥。经过在湖面5分钟的上下浮动,麦克拉伦问卡罗琳,“你做好下潜准备了吗?”在从“潜艇老爸”(周围没有其他船只)收到解除危险的信号以后,他向前推操纵杆以增加驱动力,“超级飞行员”随即滑向水下,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随着潜水器不断下潜,上面的“乘客”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湖水颜色的变化。湖面的强光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轻柔的蓝色。
“超级飞行员”越潜越深,他们眼前的颜色从湛蓝变成黑色。卡罗琳和麦克拉伦的感觉是如同身在母亲腹中一般的寂静无声。几条鱼从潜水器身边经过。随着“超级飞行员”降至100英尺(约合30米)、200英尺(约合60米),二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得平静起来。不久,他们置身于一个奇特的世界:微微向上倾斜的沙洲,最上面是海草,它们在卡罗琳和麦克拉伦眼前慢慢绽放。
“超级飞行员”反应极为灵活,只要轻轻向右推操纵杆,它立即就转向右侧,轻轻向后扳,它便开始机鼻向湖面上浮。偶尔,就在卡罗琳和麦克拉伦沉醉于这个寂静的世界上,湖面上的“潜艇老爸”不断传来呼叫声,要求他们对氧气水平和气压进行检查。一个小时的水下航行转瞬即逝。“超级飞行员”浮出水面到达登陆码头以后,卡罗琳和麦克拉伦在潜水员的引导下回到码头。
原始设计源于英发明家
“超级飞行员”是特立独行的英国发明家格雷厄姆·霍克斯(Graham Hawke)的杰作,他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出样机。霍克斯是南伦敦图庭人,从事过各种颇具创新的工作:为英国特种部队设计过水下装置,开发出全新的一座潜水器和两座潜水器。在史蒂夫·福塞特(Steve Fossett)2007年意外死亡前,霍克斯还在同这位冒险家一起开发可以下潜至3.5万英尺(约合1万米)深处的深海潜水器。
一次,“超级飞行员”正在巴哈马群岛进行早期海上试验,刘易斯看到以后也加入了霍克斯的团队。他说:“我对它是‘一见钟情’。”随后,刘易斯组建了一个由冒险家和发明家组成的团队,并在两年前从霍克斯手中购买了“超级飞行员”的专利。最终,他同麦克拉伦、戴维·哈珀以及发明家杰伊·韦德一起创建了SAS。
然而,“超级飞行员”原始设计被加拿大工程师菲尔·纽顿(Phil Nuytten)彻底推翻,他因发明“蝾螈潜水衣”(Newt Suit)而名声大震,并积累了巨额财富。“蝾螈潜水衣”是一种硬壳、有接缝的潜水衣,当前广泛应用于海上石油开采。根据原始设计,“超级飞行员”为一种正浮力潜水器;也就是说,它采用电池动力向前和向后移动,要保持在水下航行必须得到动力的持续支持。
如果速度慢于失速速度(stall speed)或遇到故障,它会自动拉高机头向水面上升。麦克拉伦说:“这套系统存在几方面的缺陷。你必须不断加速度,因此在潜水状态下会不断消耗电池能量。于是,我们在两个驾驶舱之间安装了一套压载系统。一旦准备下潜,驾驶员可以释放浮舱里的空气,代之以水,从而保持中性浮力或接近中性浮力。”
麦克拉伦的团队计划向客户提供进一步的飞行培训,希望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可以认识到“超级飞行员”的巨大潜力,令其可以在海洋深处实施科研和考古研究。麦克拉伦说:“对这个潜水装置性能的探索永无止境。它可以用来探索沉船和珊瑚礁,还能用来勘测石油钻探及其他大型水下结构,或水下拍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被用来教会我们的下一代掌握海洋深处的秘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7 10:37
目录
概述
装置简介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