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在
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进行研究的微小化石的总称。包括的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是超微浮游生物,其中以颗石为代表。
超微化石大部分是钙质的,也有为硅质或有机质的。其大小范围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一般认为仅限于10微米以下,也有主张包括25微米或30微米以下的微小化石。前寒武纪地层中即有发现,如细菌和蓝藻等。古生代及古生代以后的地层中都有产出,灰岩、燧石、泥岩、砂岩,甚至砾岩中均能保存,有些岩石中的超微化石含量可多达60%。超微化石对研究前寒武纪地层及不含大化石的地层很有价值,并可用于古环境的推断。近年来随着油气地质勘探和
海洋地质调查发展的需要,以及
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古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已发展成以超微化石为研究对象的
超微古生物学。
深海沉积物中在过63μm的筛网后,小于63μm由碳酸钙组成的生物壳体化石,称之为
钙质超微化石 (Calcareous nannofossil),这些化石大部分是钙板藻 (原文为coccolithophorid或 coccolithophore,亦有学者称为球石藻或球菌藻,中国大陆学者则称其为颗石藻) 这种单细胞双鞭毛
浮游藻类的生物遗骸及一些已绝灭的不明亲源关系生物遗体,少部分为海绵骨针、钙质涡鞭藻、有孔虫幼体或碎片…等。
根据现生钙板藻的研究,这种单细胞双鞭毛浮游藻类直径大小约2-25μm,广泛生存在全球各大洋,在生物分类学上属塬生生物界 (Kingdom Protista; 亦有学者认为应将所有的藻类独立设一个生物界:藻界Kingdom chromista) 定鞭藻门 (Phylum Haptophyta ) 定鞭藻纲 (Class Prymnesiophyceae ),其细胞体或表面会制造碳酸钙质外壳,形成大小约2-10μm的钙片 (塬文为coccolith,亦有称为球石片) 覆盖在细胞外表,多集结成球状的钙板球 (coccosphore),一般来说,每个钙板球平均约有20个钙片,广布于全球海洋表层约200公尺内的透光带,行光合作用提供其他与之共生的生物养分,为重要的海洋初级生产者。由于此化石体积小、产量丰、分布广及演化快速等特点,再加上可使用偏光显微镜快速鉴定,故和具有相同特性的浮游有孔虫被认为是最常使用的生物地层定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