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专家
赵阳升,1955年12月出生于山西太原,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55年12月,赵阳升出生于山西太原。
1978年—1982年,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今太原科技大学)数学力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就读于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1992年,就读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任太原理工大学助教。
199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2018年,任太原理工大学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教授。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阳升发现了物理、化学改性固体矿床多孔化和流体化演变规律,创建了破裂、溶解、热解为主体的相应技术体系,已在中国许多煤矿、盐矿应用,即将应用于油页岩、干热岩地热工业开发。首创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概念,创立了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理论体系,阐明了下一代地下资源与能源规模开采的技术原理;发明原位物理改性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推进了低渗透煤层气高回采率开采与煤矿安全的技术的进步,引领中国干热岩地热开发研究;发明原位化学改性流体化开采方法与成套技术,解决薄层与难溶盐矿开采的技术难题,并引领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发展。
2010年,赵阳升创建了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8年,赵阳升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
截至2019年12月,赵阳升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436篇,其中SCI收录65篇,EI收录205篇,被引11000余次。其代表论著有《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导论》《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有效技术途径的研究》等。
截至2019年12月,赵阳升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项。
截至2019年12月,赵阳升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人才培养
赵阳升对在校大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一名大学生,绝不是‘会读书’那么简单,社会实践能力是必须要加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工科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就是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领。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一个综合、全面的发展。”
截至2020年1月,赵阳升已培养博士和博士后66名,如湖南科技大学教授赵延林,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冯子军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赵阳升出生于阳曲县泥屯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并非书香门第,但其父亲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经常带赵阳升拜访老师,学习新知。
人物评价
“赵阳升治学严谨、默默奉献,为山西省采矿工程与工程力学领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赵阳升多年来在自身研究领域攻坚克难,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时任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然评)
参考资料
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8 17:5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