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鉴
明朝官员
赵鉴(1453~1537),字克正,青州府寿光县(今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赵家营村)人。成化二十三年34岁考中进士,出任萧山县知县,创丁田相折法,百姓称便。后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南畿马政监、两淮盐法道等职。当他奉命巡按宣大时,敌人犯境,朝廷命平江伯陈锐率兵抵御,而陈锐兵迟迟不发,赵鉴上疏责陈并详细谋划了进军的方略,三军将士得以连战皆捷,击退敌人。
因太监刘瑾专权,愉赵鉴出任安庆府知府,又改任顺德府知府。刘瑾被诛后,他被先后提任浙江参政、陕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使、甘肃巡抚等职。任职甘肃时,恰逢荒年,他一面请发国库银两赈贫,一面向富家借款施粥救急,很多贫民赖以存活。同时又命令州县拨给百姓耕牛、种子,以备耕作。他十分注意边防,开凿水渠,招募屯兵,并收复了部分土地。不久即调任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职。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叛,平息后株连很多,赵鉴请求只处置首恶,而释放被株连的无辜,因得活命者200余人。1526年(嘉靖五年)辞官获准,嘉靖皇帝赐五言诗一首以表嘉许。1537年(嘉靖十六年)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康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4-10-27 17:1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