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辉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赵耀辉,女,汉族,1964年9月生,出生于北京市,经济学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1997年任教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1996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2001年晋升为教授,2023年12月全职调入武汉大学。现任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首席专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1-1985,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5-198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期间加了人民大学的85级福特班学习。
1987-1993,芝加哥大学经济系,1995年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年8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1997年8月至2001年8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
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1996年7月至12月 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经济协会与福特基金会联合赞助的农业经济学博士项目经济学教授;
1996年1月至8月 中国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0年9月至2000年12月 哈佛大学和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访问学者;
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 世界银行研究部访问学者。
2023年12月,全职调入武汉大学。
2024年6月,当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教学领域
劳动经济学(研究生与本科生)
老年经济学(研究生)
健康经济学 (研究生)
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与本科生)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劳动经济学会健康养老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婴幼儿照护服务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口学会生育与社会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2013)、劳动经济学会健康与养老专委会主任。
学术发表
English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
“The Role of Migrant Networks in Labor Migration: The Case of China,” submitted to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Download word 187KB)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 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Download word 810KB)
“Chinese Urban Pension System: Reforms and Problems,”(with J. Xu)Cato Journal,forthcoming(Download word 129KB)
“Earnings Differentials between State and Non-State Enterprises in Urban China,” Pacific Economic Review,Vol. 7,No. 1,2002(Download word 210KB)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 The Case of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12,No.1,pp. 1-18,2001(Download word 544KB)
“Land holding and social security in rural China,”(with J Wen),Homo oeconomicus,Vol. XVI(2),1999.(Download word 739KB)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47,767-782,July 1999(Download pdf 815KB)
“China’s food security—are there grounds to be concerned?”(with D. B. Gardner)Choices,first quarter 1999.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9,281-286,May 1999(Download word 139KB)
“Labor migration and returns to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 79,1278?1287,November 1997.(Download word 149KB)
English book chapters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the past and present,” in West and Zhao(eds.)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2000(Download word 95KB)
“Chinese rural social security and land holding”(with J. Wen)in Z. Yin,L. Lin and D. Gates(eds.)Social Security Reform: Options for China,World Scientific Pulishing Co. Pte. Ltd.,2000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in James Wen and Dianqing Xu(eds.)Reformability of State Sector in China,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House,1997.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问题”(与徐建国)《改革》2000年第3期 (Download word 79KB)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2001年10月 (Download word 181KB)
“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与刘启明),《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2期
Chinese book chapters
“中国城镇的就业选择与收入决定” (与徐建国),《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王裕国、陈爱民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与文贯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徐滇庆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走出乡村》,杜鹰、白南生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另收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经济学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及其对农村就业行为的影响”,收于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中国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对其行为的影响”,收于徐滇庆、文贯中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中国城市就业”,收于厉以宁、陈良焜主编《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Books
《变化中的世界经济》,与林毅夫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co-editor),with Loraine West,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2000
Book review
The Chinese Economy: Micro Changes and Macro Implications,by Kang Chen,the China Journal,No. 39,January 1998.
Newspaper
“Perverse Pension Incentives,”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Wednesday,November 21,2001 (Download word 47KB)
Other
“Report on the CES Tenth Annual Meeting: China’s Emerging Market Federalism,” with Aimin Chen,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6,No. 2,Fall 1995
获奖记录
1999,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99,世界银行罗伯特迈克纳马拉奖学金;
2000,哈佛大学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奖学金;
2000,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奖励基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1: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