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毛臣,1924年8月出生于湛河区曹镇乡赵庄村。赵毛臣幼家贫,父饿死,弟被抓丁,由于家里实在贫困,妹妹被家里人无奈卖给他人作丫鬟换来食物,母子二人,靠赵毛臣在沙河的吉村渡口摆渡度日。民国33年(1944年)2月,国民党汤恩伯部强令赵毛臣用渡船为其运粮,毛臣不允,遂曹迫害。5月,赵毛臣被武庭麟部抓去当兵,次年10月逃回,又遭保长逼差,赵毛臣满腹冤恨,只能忍气吞声。
1951年3月,赵毛臣任四连指导员,所在部队奉命入朝。4月,参加五次战役。5月18日,四连克敌碉堡9座,毙敌60余人,攻占四一六高地,至21日,坚守高地四昼夜,打退敌无数次进攻。
1952年秋,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四连10月19日进入阵地,在20日的激战中,打退了敌人40多次进攻,连长、副连长和副指导员先后受伤。退守坑道后,毛臣将四连未负伤的18名战士分为两个班,轮留守护坑道口,以痛击进犯坑道的美军。该坑道原有四个出口,有三个已被破坏,27、28日敌人加强火炮轰击,将洞口两次炸塌,赵毛臣在集中消灭敌火力的同时,及时将洞口挖开。并战胜严重缺水困难,寻击出击,消灭美军。在坚守坑道的14个昼夜里,赵毛臣等组织战士出击11次,炸毁敌火力点7个,掩蔽部1个,毙伤敌70多人。11月1日夜,坚守坑道的战士们配合反击部队收复表面阵地,至5日,赵毛臣组织战士打退敌人50多次进攻,终于取得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