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粒子物理学家
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靖县,实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6年12月28日,赵政国出生于湖南省靖县,原籍湖南邵东县。
小学就读于靖州鹤山小学,后在靖州第二中学上完初中、高中。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
198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1997年,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7年—2001年,担任北京谱仪(BES)负责人、BES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实验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物理一室主任。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2008年,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访问教授,并先后担任副研究员、高级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
2006年12月,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请为“赵忠尧大师讲席”教授荣誉职位。
2008年,从密歇根大学回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担任教授,近代物理系高能物理专业实验组负责人,985工程项目北京谱仪(BES)项目负责人,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主探测器ATLAS国际合作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负责人。
2010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赵政国担任主任。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政国与合作者建造了特殊结构的弯晶谱仪并精确测量了奇异π氢、π氘原子因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的偏移并首次观测到其谱线展宽;与合作者通过对飞行π介子束的测量,否定了KARMEN实验报道的发现重中性粒子的结果;在北京谱仪上主持进行了2-5GeV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其结果对由弱电数据间接寻找Higgs粒子及其质量拟合以及精确检验标准模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值的结果被国际粒子数据手册收录且被写入教科书;在大型强子对碰机上的ATLAS实验中, 并对双玻色子物理及Higgs粒子的发现做出了直接贡献。
根据2022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力资源部网站显示,赵政国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人才培养
赵政国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他都会与学生悉心交流,并仔细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类培养。黄光顺是赵政国在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指导的博士生。2011年,在赵政国的邀请和引荐下,黄光顺入选中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中国科大,成为近代物理系的一名教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赵政国为精密m子谱仪的建造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赵政国在北京谱仪(BES)和ATLAS实验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
赵政国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对强子相互作用截面的测量和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发挥了杰出领导作用,在欧洲核子中心的ATLAS试验中对探测器建设和物理分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物理学会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5 17:3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