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云,男,汉族,1962年9月生,湖南华容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百名跨世纪年人才,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
人物履历
1979.09-1983.06,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
1983.07-1996.03,中南财经大学教师(1985.09—1988.06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史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1990.09—1994.06中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1995.01—1996.01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1996.03-1997.10,中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办公室主任(正处长级)(1996.09—1996.12香港中文大学客座研究);
1997.10-1999.01,中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1999.07—1999.08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院客座研究);
1999.01-2000.05,中南财经大学副校长;
2000.05-2005.0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2000.05-2008.04,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2008.05-2008.1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2008.12-2012.05,湖北省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正厅级);
2012.05-2017.05,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7.05-2018.07,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18.07-2019.11,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9.11-2019.12,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19.12-2023.01,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2023.01-,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担任职务
第十一届湖北省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学术刊物“Provincial China”编委,英国“中国经济学会”海外会员,湖北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创业分会会长。
鄂西北发展研究院特聘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
赵凌云教授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是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转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转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
研究方向包括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转轨经济学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史学理论。
主要学术贡献有:在理论界较早提出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联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联动、工业化与市场化联动等学术观点。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主持完成国家课题两项:2006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有转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主持完成200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主持和参与境外课题两项:1996年主持香港中文大学资助的《香港回归后在整体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002年参与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资助的《中国省份研究》课题。
出版专著4部:1998年,《市场力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分析中的应用》;1990年,《富国裕民的梦寻》;2002年,《劳动价值论新探》;2004年,《中国经济通史(第10卷)》。主编专著4部:2004年,《经济学通论》;2006年,《中国发展过大关》;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问题研究》;2011年,《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
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和转摘40余篇次。代表作有“世纪之交经济学走势”,《经济学动态》1998年7期,“改革开放是一部伟大的教材”,《新华文摘》2009年第9期等。
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Economics、Routledge Press、Modern China Studies等国际学术刊物和出版机构发表英文学术论文3篇。代表作是“ On the Four Long-term Restrictive Factor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Economics.
奖惩情况
1995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1997年获“全国第二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一等奖”,此外还获得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等部省级学术奖励5项。1993年获“湖北省突贡专家”称号。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