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黎(1914年—1985年),为解放和建设长春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导者。赵东黎,满族,原名兴奇,曾用名景平、景华。1914年生,祖籍辽宁岫岩,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1938年8月,经共产党人许涛介绍,徒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因病逝世,终年71岁。
赵东黎(1914年—1985年),为解放和建设长春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导者。
赵东黎,满族,原名兴奇,曾用名景平、景华。1914年生,祖籍辽宁岫岩,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幼年,家境日衰,9岁才开始读书。由于酷爱历史和历史小说,特别是对《史记》、《水浒》、《红楼梦》等名著以及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名篇百读不厌。这为他后来形成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爱国兴邦的民族意识打下了思想基础。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和许多同学走上街头演讲,宣传抗日数亡,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翌年冬,参加邓铁梅的义勇军。1933年7月,在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王潮春老师支持下,离家出走,寻求救亡之路。来到北平,先后考人难民子弟中学和东北人大历史系。1938年8月,经共产党人许涛介绍,徒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陕北公学高六队任政治辅导员、华北联大宜教干事。1940年率一支工作队去平山县开辟新区,发动群众,诚租减息,建立革命政权。1941年冬,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党需要大批干部去白区工作,经严格审查和培训,1943年4月受晋察冀分局社会部之命,绕道兰考只身来东北,以商人身份到吉林农安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抗战胜利后,在苏联红军对长春实行军管期间,根据周保中将军的指示,与共产党员傅根深、刘建民组成长春临时工作小组,深入社会各阶层,开展宣传活动,团结进步力量,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9月,中共长春市委成立,赵东黎任宣传部部长。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日趋尖锐化,赵东黎以开办读书会做掩护,积蓄力量,培训骨干,为党输送干部,为长春的解放做准备。1946年4月14日,赵东黎随军打进长春,担任宽城区委书记。5月被任命为吉林省委第三工作团主任,深入额穆县开展土地改革,并卓有成效地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经济建设。1948年春,东北局决定建立长春工委,赵东黎担任组织部长。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出任第一任教育局长,为恢复和发展长春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1952年任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3年任市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长,由于他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并就私营企业资本家与工人间有关劳资两利的政策问题,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并亲自带队去私营企业益发合进行试点,对推进长春社会主义改造起了积极作用。1960年,他先后任市委基建工作部长、工交部长。1963年9月调省工作,任省委副秘书长。1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冲击和迫害。1969年作为改造对象到和龙县插队落户。1972年初,被解放,任扶余油田副总指挥和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工人风餐露宿在钻台,他启用知识分子,重视科学采掘,为大规模开发扶余油田做出了贡献。1977年,再次调省工作,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副秘书长兼对外友协办公室主任。1985年,因病逝世,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