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洛道中作二首》是晋代文学家
陆机的
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作者携弟弟
陆云离开家乡赴洛阳途中。第一首诗写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第二首写诗人离家赴洛阳途中的景物与引起的悲凉凄恻的感触,表现了思乡之情和对前途未卜的担忧。
作品原文
赴洛道中作二首[1]
其一
总辔登长路[2],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3]?世网婴我身[4]。
永叹遵北渚[5],遗思结南津[6]。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7],林薄杳阡眠[8]。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9],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10]。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11]。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12]。
顿辔倚嵩岩[13],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14]。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15]。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洛:洛阳。
[2]辔(pèi):驭马的缰绳。总辔:控制缰绳。
[3]之:往,至。
[4]世网:尘俗社会的一切,喻指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婴:纠缠,羁绊。此句意指作者离开家乡远赴洛阳是不得已而为之。
[5]永叹:长久叹息。遵:顺着,沿着。北渚:北面的水涯。
[6]遗思:犹怀念。结:郁结,形容忧愁、气愤积聚不得发泄。津:指渡口。此句意指与亲人在南津的离别,是那么令人郁结满怀。
[7]纡:屈曲,曲折。纡余:迂回曲折的样子。
[8]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杳:幽暗。阡眠:草木茂密貌。
[9]哀风:凄厉的寒风。中夜:半夜。以上八句指作者旅途中的所见
[10]修:长。
[11]振策:挥动马鞭。陟(zhì):登上。崇丘:高丘、高山。案辔:按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遵:沿着。平莽:平坦广阔的草原。
[12]夕:傍晚。抱影:守着影子。寐:入睡。徂(cú):往,行走。衔思:心怀思绪。
[13]顿辔:拉住马缰使马停下。倚:斜靠。嵩岩:即指岩石。嵩,泛指高山。
[14]清露:洁净的露水。素辉:白色的亮光。一何:多么。朗:明亮。此二句说将要落下的月亮照在露水上,显得非常明亮。
[15]振衣:振衣去尘,即指披衣而起。
白话译文
其一
策马提缰赴征途,哽咽不语别至亲。
若问将要何处去?官事繁杂缠我身。
放声长叹沿北渚,离思郁结在南津。
不停前进行已远,野途荒漠空无人。
山泽众多且弯曲,草木丛生极茂繁。
猛虎咆啸深谷底,山鸡呜叫在树巅。
凄风呼叫彻夜刮,离群野兽跑我前。
触景感物生悲绪,深深思念更缠绵。
久久伫立望故乡,顾影自怜多忧烦。
其二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
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
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
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
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
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
创作背景
在吴国灭亡后,诗人于太康十年(289年),即二十九岁时,与弟弟陆云离开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赴洛道中作》二首作于他赴洛阳途中。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其一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写诗人悲伤地辞别亲人,离开故乡,骑马上路了。诗人没有说他要去哪里,只是说:世间的事缠绕着我,使我无法脱身。前两句写辞别上路,是紧扣“赴洛”题意。辞别而至于低声哭泣,这固然是由于古人往往把离别看做一件大事,正如齐梁诗人
江淹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巳矣。”(《别赋》)也是由于诗人前途莫测而感到悲哀。后两句一问一答,而答非所问,似有难言之痛。据《晋书·武帝纪》载,太康九年(288年),晋武帝“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而《晋书·陆机传》说:“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这样的人才,又出身名门,当然不乏官员推荐。迫于官府之命,赴洛阳似非他心中所愿意的,故以“世网”缠身喻之。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写旅途中的忧思。诗人沿着向北的小洲往前走,思念纠结在故乡——南边的渡口。走啊走啊,越走越远,荒野的小道空旷不见人的踪影。一路上,他充满叹息和忧愁。这里记述的主要是行程,沿着“北渚”向前走,路越走越远,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终于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他的心上满载着忧愁。“野途”句引起下文,诗人开始着力描写沿途的自然山川景物:“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意思是说: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山林川泽逶迤曲折向前延伸,草木丛生,茂盛稠密。深深的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高的树巅有金鸡啼叫。半夜里悲风袭人,孤零零的野兽从我跟前走过。这里所描写的景物,除了山川、草木之外,还有“虎啸”、“鸡鸣”、“哀风”、“孤兽”。处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不能不使人感到胆战心惊。这样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令人想起
王粲的《
登楼赋》。这篇抒情小赋写道:“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这里写寒风四起,天空暗淡无光,野兽慌慌张张寻找它们的同伴,鸟儿相对悲鸣,展翅高飞。原野上一片寂静,只有征夫在赶路。王粲描写的凄凉景象,对环境起了渲染作用,对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起了烘托作用。如此说来,陆机笔下所描写的令人感到恐怖的景物,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险恶,而且从侧面衬托出诗人在赴洛阳途中心境之不宁。这是因为诗人在赴洛阳之后的前途实在是吉凶难卜。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自然景色触动了诗人,从而产生了悲哀的感情。深沉的忧思纠缠郁结,绵绵无尽。诗人伫立山上,眺望故乡,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的身影,只有自己怜悯自已了。诗人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和生离死别的悲哀步上赴洛阳的道路,面对沿途险恶的自然环境,激起他无限的愁思。孤独、失意、怀乡、自怜的感情油然而生。前途茫茫,他感到惆怅迷惘,
陆机的诗注意词句的华美,讲究排偶。这种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例如:“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等都是华美的排偶句子。
其二
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紧扣诗题来写的。陆机从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当然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万水千山,而山山水水是那样的修长和宽广。诗人有时挥鞭驱马登上高山,有时手握缰绳,在有草的平地上缓慢地向前走。从这一重重山,一条条水,忽而高山,忽而平地,可以想象到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这里不只是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风尘仆仆的苦情。但是,这首诗中的写景与前首不同,前首“永叹”十句写沿途山水景色讲究辞藻,大肆铺陈;这首诗只是寥寥数句,轻轻带过。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使人感到各有特点。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晚上休息是孤零零地抱影而寐,早晨起来怀着悲伤又上路了。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这些复杂感情的产生,固然是由诗人思念亲人,留恋故乡,大概也参杂了对前途的忧虑。前首诗说:“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呜咽辞亲,“世网”缠身,应该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清代
刘熙载《艺概·文概》说:“六代之文丽才多而炼才少。有炼才焉,如陆士衡是也。”陆机文如此,其诗亦复如此,“夕息”二句可见其语言提炼功夫。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词“抱”“衔”的使用皆备极精巧,是陆诗中的佳句。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走了一段路程,停下马来,倚着高峻的山崖休息一会儿,侧耳倾听悲风的声响。这里,进一步写诗人旅途的孤独和艰辛。倚岩休息,竟无人与语,只能侧身倾听悲风,可见其孤独。称秋风为“悲风”,使秋风涂上诗人感情之色彩,又可见其心情之忧郁。诗人旅途生活中的这一细节,又使读者联想到前首诗所描写的沿途景色:“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里对途中空旷无人和恐怖气氛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孤独和艰辛。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意思是:夜露下滴,闪烁着洁白的光辉,啊,月光是多么的明朗!对月抚枕,不能入睡,穿上衣服独自遐想。这是写途中夜宿的情景。“清露”二句,写得幽雅净爽,清丽简远,受到前人的赞赏。结尾“抚枕”二句,表现诗人不平静的心情,饶有余味。陆机是吴国将相名门之后,素有雄心壮志。他的《
百年歌》中说:“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晋书·陆机传》说他“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可是在他二十岁时,吴国灭亡。太康十年(289年),他和弟弟陆云被迫入洛。其前途是吉是凶,难以逆料,所以他的内心忐忑不安,很不平静。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这是认为诗歌具有注重抒情的性质和文词精妙的特点。这种诗缘情说和儒家的诗言志说不同,清代沈德潜认为“殊非诗人之旨”(《古诗源》卷七),其实这正是魏晋以来诗歌的新变化。作为“太康之英”(钟嵘《诗品序》)的陆机,他的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此诗中“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文词华美,对偶工稳,“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用词造句,刻练求工,都是例子。陆机诗精于语言的提炼,善于写景,即景抒情,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这第二首诗是陆机诗中传诵较广的佳作。
名家点评
其一
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此第一首,严密的结构与准确、形象词语的运用都极好地映衬了作者贯串全诗始终的‘悲情触物感’。”
其二
清代诗人沈德潜《古诗源》:“二章稍见凄切。”
清代作家张玉榖《古诗赏析》:“此第二首也,辞亲望乡之意已见前首,故此只申写征途之况。前八,皆叙道途跋陟之景,插入“夕息”二语,便不平直。后四,就夜景凄其作收,明翻抱影,暗顾衔思。”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西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出身
吴郡陆氏,为孙吴
丞相陆逊之孙、
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
陆云合称“
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
洛阳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