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岗遗址位于韶关市五里亭良村。年代为商时期。1960年、1985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两次进行发掘。发现不规则圆形竖穴窑两座,半地穴式居住址一处,有火塘、柱洞等遗迹。出土陶器有夹砂与泥质两类,器种有釜、罐、盘等,形制以圜底或圈足器为主。石器有斧、锛、铲、凿、刀、镞、戈、环等。遗物特征与曲江鲶鱼转遗址相近。
基本信息
1978年7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物保护单位。
发现
1959年5月,韶关市文化馆梁永鉴同志和广东省博物馆杨豪同志在韶关市西北走马岗发现了一处遗址。同年9月,韶关专区文物博物馆干部训练班曾到这处遗址进行复查。1960年7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莫稚和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黄宝权等十六人,组成韶关地区文物调查发掘工作队,在曲江鲶鱼转、马蹄坪和韶关走马岗三处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发掘工作自1960年7月9日至27日,计开探沟25条,探方6个,面积共235平方米。在文化层中发现了丰富的石器、陶片和建筑遗存。
地层
走马岗遗址遗址的发掘分3区,共开探沟8条、探方5个,面积共127平方米。甲区在,的南端,高10米,开探沟3条(T1、2、4),文化层遭到耕作破坏,最深处不超过0.1米,高12.4米,开探沟1条(T3)和探方一个(F 1);丙区在乙区东面偏北23米处,高13.95米,开探沟4条(T5-8)和探方4个(F2-5)。文化层保存很好山出土遗迹有房子、窑址、柱洞、窖穴、灶坑和小洞穴等。
以探沟3东段北壁的地层为例:第一层为耕土层,黄褐色土,厚0.6-0.18米。第二层为文化层,紫灰色土,质较硬,厚0.33-0.52米,出土石器和大量的泥质软陶、夹砂粗陶片,也有少量的炭屑和红烧土,以深0.35米左右为最多。底部还有一个直径0.42、深0.6米的圆形窖穴,里面为灰褐色土,质较松,出有很少的软陶片。再下为纯红色的生土层。
遗迹
1号房基位于丙区探沟6、7和探方2、4、5内,平面呈椭圆形,四壁略有弧度。方向226°。宽3.6、进深2.5米。系在生土中挖成,比原来地面低0.2-0.72米。整个房基由西北而东南倾斜7°左右。门道在南面中央,宽1.1、长1.2米,倾斜约3°左右。房基地面不甚平坦,中央部分稍为凹入,并逐渐由东向西面火膛的方向倾斜。地面有一层厚0.05米左右的硬土层,以门口和门道处最坚硬。
房子的柱洞,前壁2个挖在房基的外面,相距东西壁0.2-0.25米。呈圆锥形,大小、深度相仿,直径0.34、深0.46米。内含有少量竹炭屑。后壁的2个挖在房基的边缘两角,三分之二在竖穴的外面。呈长圆形,大小、深度相仿,径0.54、深0.44米。在门道口西侧也有一个柱洞,直径0.24、深0.2米,内含灰褐色土。
火膛在房基西侧,呈椭圆形。长1.04、宽0.72、深0.32米。坑壁明显,里面全为疏松的灰黑色土,夹杂有大量的竹木炭屑、红烧土和夹砂粗陶片。发现石凿、石锛和砺石共4件。
房基的中央附近,发现2个大小相似的圆形小洞穴,相距仅0.2、直径均0.1深0.12米,内含灰褐色土。用途当与鲶鱼转遗址1号房子小洞穴一致。
房基所在的地方堆积可分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房子废弃以后堆积起来的文化层,紫灰色土,质较硬,厚0.2-0.54米;第三层为灰褐色土,质较松,厚0.04-0.6米,第四层为房子居住时原有的文化层,按土色可细分为4A和4B两层,4A层为深灰色土,最厚0.2米;4F层为灰黑色土(即火膛内堆积),最厚0.32米,质较松。以下厚0.05米左右的硬土,纯红色,是当时人类的居住面。再下即为生土。
出土石器和陶片,以火膛附近最多,其中石器多见于房子中央靠南壁一带,均出于房子堆积的第三、四层之中。石器有砍伐器4、锛6、凿l、刀2、镞l、环2、磨盘1、坠1,砺石3和残石器3件,还有陶纺轮2件。夹砂粗陶片和泥质软陶片成堆发现。
从房基现存的情况推测,是用四根立柱支撑屋顶的,屋顶呈硬山状,与现今农村简单茅舍的形状相似,为平面呈长椭圆形,并有斜坡门道的半地穴式的房子。
1号窑址位于乙区F1内。是一座在原地面挖成的竖穴的,结构可分窑室、火膛、烟道三部分,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室底部有一个深0.2米窑坑,内含紫红色土。在窑址的壁部(主要是窑室),涂上一层草泥土,因经长期火径已变成坚硬的微带黄色的红烧土。
窑室为一圆形竖穴,口部大于底部,口径0.98、底径0.4、高1.06米。窑室东北面和西面的半壁,高约0.5米处,有3个长形的小洞向外伸出。洞宽0.16-0.18、长0.22-0.34,最高只有0.2米。可能是用来放置小件陶器的地方。
火膛在窑室的东部,呈一长筒形的管道,长1.8、宽0.45米,从外端逐渐向窑室缩小,与窑室相接处仅宽0.34米。火膛底部呈圆形,从窑室向外分两级倾斜,最深处在火膛的中间,深0.54米,与窑室相接处仅深0.4米。
烟道在窑室北壁高0.2米处,呈斜坡状向上通过一段宽0.4米的生土层,然后向上伸出。烟道内呈椭圆形,长径0.23、短径0.16米。烟道出口处的直径最宽为0.37、与窑室相隔仅0.28米。并在其中挖成一条深0.1-0.16米而向外伸出长达l米的横沟。这条横沟和烟道一样,均起着通烟的作用。
窑址内的堆积,在窑室和火膛部分为灰黑色土,最厚1.06米;在烟道部分为灰褐色土,最厚0.62米。质均较松。并在烟道的上部和窑室之间夹有一块宽和高均0.4米的纯红色的生土。里面夹有大量的竹木炭屑、红烧土、夹砂粗陶片和泥质软陶片,幷发现了石锛、凿、砺石及残石器6件。以下为红烧土。在窑址各个部分受火的地方,微带黄色,质坚硬,厚0.05米左右。
此外,发现不明关系的柱洞2个,形状、堆积均与鲶鱼转遗址的相似。最大的一个口径0.35-0.4、底径0.31、深0.25米。
窖穴均分布在房子和窑址的周围,系在生土中挖成。里面全为灰褐色土,含有少量炭屑,有一个里面叠有大石块。陶器碎片常有发现,以泥质软陶为多,有的并有石器。形状可分圆锥形、半球形和扁椭圆形三种。圆锥形是口大底小而深;半球形是口大底小,较浅,坑壁与底呈弧形;扁椭圆形是平剖面均呈椭圆形,口侧向,横进,口小坑的,圆壁平底。其中1号窖穴,是在生土中挖成品字形的3个小洞穴,直径仅有0.1-0.13米,以顶端1个较深达0.1米左右,其余2个较浅仅0.06米,三者之间并间以隔梁。
灶坑 2个。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1号灶坑在T5西南角,西北距1号房子1.3米。口径0.7、底径0.62、深0.3米。2号灶坑在F5东北角,西距1号房子2米。口径0.86、底径0.84、深0.4米。里面全为灰黑色土,含有大量竹木炭屑、红烧土和夹砂粗陶片等。
小洞穴 8个。均分布在房子和窑址的周围,形状、堆积与鲶鱼转遗址韵相似最。大的一个口径0.28-0.4、底径0.2-0.32、深0.17米;最小的一个口径0.1-0.12、底径0.08、深0.08米。
遗物
这处遗址出土的石器,亦与鲶鱼转遗址相似,但种类和型式较多。打制石器仅有砍伐器、刀、敲砸器和网坠等,共79件。磨制石器仍以半磨为多,通体磨光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器形有斧、锛、刀、凿、镞、弹丸、磨盘、杵、纺轮、石坠、环和壁等,共216件。石器的质料多了玉石一种,是用来制造环和壁等饰物的。
砍伐器42件。I式5件,Ⅱ式28件,Ⅲ式9件。
刀 37件。有打制和磨制两种。可分三式:I式21件。Ⅱ式6件,均打制。Ⅲ式10件,均磨光,呈方形或长方形,对称平刃在一侧边缘。
敲砸器 2件。均用球状的砾石作成,因敲砸留下的坑疤多在一端。
网坠 9件。在扁平椭圆形的砾石的两侧打成缺口。可分三式:I式6件,两侧边有一对缺口。Ⅱ式2件,两侧边缘有两对缺口。Ⅲ式l件,边缘有一周琢成的凹槽。
斧 7件。均扁平长身,通体磨光者有4件。
锛 50件。I式29件(图五,3),Ⅱ式2件,皿式17件(图六,l、2、3),另有两件有肩有段。
凿 18件。Ⅰ式8件,Ⅱ式10件 镞 25件。Ⅰ式6件,Ⅱ式18件,中有两件为圆铤。Ⅲ式l件。 另有弹丸1件,磨盘5件,磨杵3件,纺轮2件,均与鲶鱼转的类同。 坠 1件。器身略呈三角形,其上有三个对等的凹缺,可能是纺织用的坠子。 饰物共25件。均磨光,有环和壁两种。 环20件。可分扁平和高身二种,其上均带棱。
壁 2件。质为玉石,体薄而宽。
还有砺石22件,其它石器46件。
这处遗址出土的陶片十分丰富,能复原的仅有一件。陶系亦仅有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两种。而泥质软陶较前两处遗址要多得多,占50.7%,夹砂粗陶已经减少,仅占49.3%,其中粗砂陶占40.2和,细砂陶仅占9.1%。这里所见的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与前两处遗址区别不大,所不同的夹砂粗陶有花纹的极少,仅见方格纹、曲尺纹和篮纹,不见绳纹、条纹、圆圈纹和划纹。锥状的鼎足和豆未见。泥质软陶,不像前两处遗址那样以红色的多,而是灰、红二色各占一半左右,幷且不见黑色的,花纹虽仍以方格纹、曲尺纹、篮纹最多,但也有不少编织纹、圆圈纹、云雷纹、划纹,并在各种陶器上饰以附加堆纹。磨光的黑陶和灰陶未有发现。根据残片辨出的器形,亦多与前两处遗址的近似,但有不少短颈敞口、鼓腹圜底、圈足的尊碎片发现,这种尊和广东各地几何印纹软陶遗址中常见的尊的特点是一致的。口沿则以长短颈的大小敞口最多,底部多为圜底和附加圈足的。
完整的陶器有纺轮7件,均为夹砂粗陶,内有圆饼、乳状、梯形、半圆球状四式。陶缶1件,大敞口,敛颈,鼓腹,圜底,红色软陶,手制,口沿有轮旋痕迹,器身及底满布编织印纹。通高11.2、口径20厘米。这件器物出于探沟5的2号小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