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2003年张黎执导的历史剧
《走向共和》是由张黎执导,盛和煜张建伟编剧,王冰吕中孙淳马少骅李光洁杨猛等主演的中国近代史题材电视剧。
剧情简介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虽然为国力争,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戊戌变法
中国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由于有勇有谋而取得朝廷重臣荣禄的信任,开始在天津郊外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梁启超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慈禧开始也积极给予支持,但后来发觉激进派图谋起兵,便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二人,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立宪新政
辛亥革命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担任摄政王,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和流氓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袁世凯以为再无忌惮,索性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只当了83天皇帝便惶惶而死。
缔造共和
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国人从抗议“二十一条”引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正是在这场运动中传播到中国,一个崭新的革命政党即将诞生,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在酝酿。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来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收视情况
《走向共和》开播时全国收视率为3.1%,成都地区收视率为2.3%。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作为成功投资《雍正王朝》的制作人刘文武,辞掉了海南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的职务后,于1999年3月成立影视制作的公司,并开始制作一部超过《雍正王朝》的电视剧。后来与他合作过的湖南省委宣传部前副部长郑佳明向他提议,搞一部有关晚清外交历史的电视剧,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的伤口,导致封闭的大门被迫对外开放,这个过程中,世界开始进入中国,中国艰难地开始融入世界,社会发生巨变。
而在北京,刘文武遇见了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前主任高建民,向他提议搞一部有关民国风云的电视剧。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变化最复杂最丰富、变革最大的时期。于是,刘文武决定把两个朋友的建议合起来,搞成一个有关清末民初的大戏。
剧本创作
由于完整、全面反映描述有关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不多,这就意味着这部电视剧只能是捏土为泥、聚沙成塔,全部依靠原创。考虑到历史剧的宏大和全景性,该剧选择由从未当过电视剧编剧的盛和煜来写剧本。创作中,刘文武、罗浩、盛和煜在读了《剑桥中国史》等近6000万字与晚清民国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后,3个人确定了电视剧的主题线索:以晚清民初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精英为中华民族寻找出路为主题线索,塑造出一批逼近历史真实的人物群像,写出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台阶。
因为盛和煜的认真,剧本的进程非常缓慢,刘文武决定再找一个功力深厚的编剧加入到《走向共和》里来。于是,通过5卷《晚清历史报告》发现了张建伟,并决定请张建伟加盟编剧。盛和煜、张建伟进行分工,盛和煜负责晚清部分的剧本创作,张建伟负责民国部分的创作。
由于题材的敏感性,加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寸把握,为顺利通过剧本审查,专门聘请湖南省委前副书记文选德和中宣部文艺局前副局长李牧等作为顾问进行把关,剧本每写完5集,被马上送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仲呈祥、李准的手上,由他们对剧本进行审读,提出的意见及时被反馈到编剧手上。如此反复,经过4次重新修改以后,剧本终于获得通过。
制作班底
该剧的出品人之一是刘文武,在确定由张黎执导之前,刘文武也把目光投向了大牌导演和当红演员,和其中的一些人有过接触。在接触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并不适合该剧,后出于种种考虑,根据已有的经验,刘文武在导演、演员的选择上确定标准:不重名气重实力,之后便确定张黎加入主创班子。另外,该剧的主创人员也是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马,编剧由作家盛和煜、张建伟出任,导演是张黎,摄像池小宁,作曲徐沛东。
选角过程
在选择演员时,主创团队要求所有的演员全部试戏,结果选中的演员大多数来自艺术剧院,都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主要演员都经过主创团队的全体认可以后才得以确定。在选演员的时候,力求神形皆似。在选定的演员当中,可能除了张之洞原形不太像外,李鸿章、慈禧、孙中山、康有为,包括段祺瑞都很形似。
剧中,李鸿章出场的年龄就70岁了,为了寻找一个年龄相配,富有艺术造诣的演员,编导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遴选,最终确定了69岁的王冰;慈禧选择的是北京人艺演员吕中,她虽年过六旬,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袁世凯选到最后选中的是外形帅气的孙淳,据史料记载,袁世凯生就一双美目,孙淳恰好符合这个条件。
饰演光绪的演员李光洁是团队发掘出来的新演员,拍戏时他才20岁,还是中戏二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演戏。当时团队试了好几个人都不满意,后来在重新筛查的过程中选择了他。
拍摄过程
2001年10月4日,该剧正式开拍,2002年7月28日,停机,该剧共拍摄九个月时间。
该剧投资4000多万人民币。成功将电影镜头与电视的高清晰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电视剧拍摄技法上的一大突破,为了拍摄的需要,剧组在北京大兴搭建了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室内全景式摄影棚,所有的内景都在9000平方米的大棚里拍摄,在棚中按照传统宫殿的轴线式布置安置了议会大厅、垂花门、李鸿章住宅、储绣宫、纯佑门、养心殿、玉澜堂等七大场景,各场景间用台阶以及门阁自然过渡,既可分离又可统一。各场景中景物按1:1的比例真实还原,大到门庭檐柱,小到纹雕彩绘,完全重现了旧时紫禁城的皇家风范。为使剧中的场景不重复,棚内设计了许多活动背景,每一个景区都可以移动、拼接。袁世凯的总统府、李鸿章的宅院、慈禧的皇城等都在这里搭建完成。外景拍摄辗转大半个中国,民国戏在上海完成,日本戏在广东中山完成,战争戏在青岛、莱芜完成。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在青岛还动用了大批军舰真实地还原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
幕后花絮
主创公司
音乐原声
剧集特色
主题寓意
《走向共和》取材于1840年至1920年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历史,恰是近代史中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全面、深刻、剧烈的转型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评判,史学界难以定论。
叙事方式
《走向共和》融合张黎自身独到的历史观,艺术化再现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摒弃以往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式叙事模式,偏重从人性上分析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对一些被史学家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予以“翻案”式评价。
拍摄手法
该剧将电影镜头与电视的高清晰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电视剧拍摄技法上的突破。该剧拍摄时灯光考究,构图精美,使得整个作品的美学风格苍凉慷慨,充满民族的浩然之气。
视听风格
《走向共和》的视听风格极具作者色彩,学院派出身的张黎在镜头运动、声音运用、摄影上都较为考究,视觉上极富电影感。这尤其体现在色调选择上,该剧整体色调以棕黄色为基准,在视觉风格上呈现出一幅古老历史画卷的传统意味,凸显出清王朝的皇权气息。而剧中表现日本和朝鲜两国时,画面偏淡蓝色,呈冷色调。对于朝、日两国画面冷色调的处理体现着导演的主观意向,在艺术表现上符主流价值观,同时照顾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心理。
角色塑造
该剧对传统历史剧的脸谱化人物进行再度编码,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国传统历史正剧中的集体记忆,展示21世纪知识分子对于历史话语的焦虑与症候式体验。同时完成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共同目标——历史反思与话语重建。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由上百人,但精心刻画的是四个,即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和孙中山。
该剧中的李鸿章,不仅是一个忠于大清,会办事,有办事能力的忠臣能臣,而且还是一个为国忍辱负重、无私无畏、面对列强能大义凛然、富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和爱国者。为了塑造这一形象,该剧虚构了不少故事情节,比如为了洗刷李鸿章对于甲午战败所应承担的责任,该剧虚构了他如何呕心沥血,精心备战,如何夜查北洋海军大营,如何谭谭告诚北洋海军将士勿忘国耻,如何在日本马关忍唇负重,面对强敌,为国家争取最佳的谈判结果,并把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的责任主要推给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该剧中的慈禧是按照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形象来塑造的。为了使慈禧“优秀的政治家”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该剧花大量的镜头来表现慈禧如何呕心沥血,力排众议,乾纲独断,积极推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因为和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发动戊戌政变、与帝国主义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不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毕竟具有社会改良的性质,客观上对于中国的实业发展、教育进步、军队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与李鸿章和慈禧的定位不同,该剧对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历史定位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符合历史事实,形象塑造也较成功。该剧是把袁世凯作为一个阴险、较诈、狠毒、有手段、有能力,既有一些新思想但旧思想又根深蒂固,并随着地位的变化,政治野心不断膨胀而终于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来处理的,剧中既有表现他大好大恶的镜头,也有体现他过人之处的场面。这后一方面,也是他所以能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当上民国大总统的一个原因。如此处理,就避免了过去那种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的脸谱化倾向。至于孙中山,《走向共和》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平民化的革命家形象。他个子瘦小,意志坚强,性格外露,平易近人,待人坦诚,爱增分明,他既是一个屡挫屡起、与时俱进的伟大革命家,又是一个有哭有笑、情感丰富的普通老百姓。《走向共和》所塑造的孙中山,可能比以往影视中高、大、全的孙中山,更能为观众所接受,也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尤需指出,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演员都非常形似神合。
剧集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走向共和》对清末民初的历史脉络和主线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的剧情主要围绕这一时期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即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清政府和袁世凯北洋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从改良走向革命、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过程而展开(当然它也涉及清政府内部的斗争,如“丁未政潮”,涉及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内部的分歧),尤其是它以“走向共和”为全剧的剧名,比较形象地揭示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以魏源、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评)
负面评价
《走向共和》播出之后,观众的争论和对其的否定也十分尖锐,指出它对历史的这种重新解释面临的问题和无法自圆其说之处。该剧在清末洋务派、维新派、共和派的力量和思想斗争中,以惜的笔调描写了洋务派的艰难创业和功亏一簧。在描述之中,它一反传统历史对于洋务派的评价,李鸿章、慈禧、袁世凯等历史人物都被重新包装。李鸿章成为一个经世济时、忍辱负重的形象,慈禧则被演义成为一个开明专制者、洋务运动背后的主要支持者和决策者。他们在内忧外患中渐进地推进着面向世界的改革。而光绪和康有为等维新派则被描述成一群脱离实际、书生意气十足的空想家,他们不顾中国实际,好大喜功,遭受了理所当然的失败。而孙中山等共和主义者试图通过革命手段将中国带进新纪元,但屡受挫折。可以说剧中对于晚清社会的探索较以往更加摆脱了符号化的描述,想要通过对历史新的解释来为当代社会作注。应该说,该剧的视角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新权威主义的延续。(《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研究》评)
剧集争议
史实争议
《走向共和》以展示正史的面目出现,却与真实的历史相差太远,这比“戏说”历史的危害要大得多,不要把它当作正史去读,要警惕这部电视片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剧的历史视线很长,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很多,每个问题都应当认真把关,这不是一两个专家能够钻研透彻的,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题材不能草率从事,要集中有关专家集体研究,才能把握好分寸。以“翁李关系”为例说:“翁李关系”是研究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问题,电视上表现的似乎是历史情节,实际上离开了历史真实,张冠李戴、捕风捉影的成分很重。
人物塑造
在尊重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该剧塑造了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光绪、康有为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全新荧屏形象,引发观众们的震荡和反思,一经播出,便即引起多方的轰动、争议与讨论。剧中对李鸿章、慈禧这两个历史人物过度“人性化”处理,违背了很多学者既有的历史认定,特别是电视剧中对李鸿章“汉奸”形象予以弱化,使得绝大部分知识精英们难以接受。再如剧中对袁世凯这一人物的塑造,仍以还原人性本来面貌为初衷:袁世凯尽管不读书,但是处理事情成熟老练,做了不少以兴建新式学堂为代表的实务;同时他的人品存在问题,为人贪念太重,恢复帝制是他的个人贪欲走向极端的外在表现,剧中的相关部分将他的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称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20:29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