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年,即
春节,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人民的隆重节日。
简介
一进
腊月,赫哲人就开始准备过节,男子推磨磨面,下江凿冰窟窿钓鱼;妇女忙着做节日享用的臭李子饼、鱼毛、兽肉干等;小孩子跟着大人学剪纸、糊纸灯笼。过节前三、四天,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还要杀猪、蒸馒头。年三十各家要吃年饭(小米干饭和肉)。吃过年饭才能吃
大米、白面和炒菜。这天晚上还要包饺子。 正月初一早晨,姑娘、媳妇和孩子换上崭新的绣了云边的狍皮衣裤,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
拜年。对前来拜年的客人,主人总是盛情招待。村里的老年人爱到民间艺人家里,敬他喝酒,请他讲述动人的民间传说,演唱迷人的“依玛堪”。“
伊玛堪”是一种散文和
韵文相结合的口头说唱文学。用它可以说唱历史故事,也可以即兴抒情。
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小姑娘爱玩套花绳、
老鹰抓小鸡。年轻妇女喜欢聚到一起玩“摸瞎糊”、“掷骨头”。男孩子和小伙子聚在一起比赛叉草球、捉迷藏、射草靶、滑冰、
滑雪,其中尤以叉草球最富有赫哲族情趣。叉草球比赛时,先由一个人将一个个草球扔出去参加者依次投出鱼叉,谁叉中的草球多,谁便获取胜。草球扔出去后在地上滚动,要叉中它,必须眼明手快,赫哲人从小就开始叉草球,目的正是为了掌握叉鱼这种渔猎技术。
鱼宴是
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
大马哈鱼籽。
赫哲族年节赫哲语称“佛额什克斯”,是旧历年或大年
除夕之意。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各家磨面、钓鱼、贴窗花、挂灯笼。然后梳妆打扮,换上帽耳、衣领、袖口、裤腿、鞋面上绣有花纹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装束。晚上,设酒饭供祭死去的亲人,俗称送饭:焚化金箔、纸钱,叫做送钱。
正月初一凌晨五更时,各家包五更饺子,供祭三世祖先(赫哲语称别布玛发)和诸神画像(赫哲语称五码子),祈求保佑新年吉祥。黎明,各家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然后成群结队互相走访
拜年。赫哲族历来以捕鱼狩猎为生,鱼为主食。年节期间,常用杀生鱼、鱼刨花、烤熟的鱼肉条招待宾客。此外,要做“吐火宴”或用叫稠李子的野果制成的饼子,作为节令食品。
又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
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
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
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
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
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
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
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
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
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
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发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搁,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发出来了,二十八这天开始蒸枣花就是蒸带枣的,这些带馅的。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由于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
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腊月二十九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
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
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主要活动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
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
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大年初一的
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
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
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
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相关民族
赫哲族是
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
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
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
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
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
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
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