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马鹿
鹿科鹿属的动物
欧洲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是鹿科、鹿属的动物。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7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
动物学史
欧洲马鹿的祖先出现在中新世期间的欧亚大陆,化石记录在1200万年以前。源自一种已经灭绝的被称为爱尔兰麋鹿(Megaloceros)的物种。从化石记录知道,欧洲马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大的成员。早期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黇鹿爱尔兰麋鹿之间的具有姐妹群关系。然而,新的形态学研究证明,爱尔兰麋鹿与欧洲马鹿更密切相关,其现代的地理区域对应。因此,在一些出版物中是用“巨鹿”(Giant Dee)命名。
欧洲马鹿最早在亚洲西南部(小亚细亚及高加索地区),北非和欧洲发现。在荷兰,英国和爱尔兰,是野外仍然存在的最大的非家养哺乳动物。巴巴里马鹿“Barbary stag”(类似于西欧马鹿)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鹿科动物的唯一成员,大多集中在阿特拉斯山脉大陆的西北地区。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都是有欧洲马鹿分布的非洲国家。
在荷兰一个巨大的欧洲马鹿群(约3万只,至2012年年底),居住在东法尔德斯普拉森(Oostvaarders Plassen)自然保护区。爱尔兰有自己独特的亚种。在英国,当地欧洲马鹿生活在苏格兰的湖区,以及英格兰西南部(主要是埃克斯穆尔Exmoor)。不是所有这些欧洲马鹿都是完全纯粹的血统,人们为了提高鹿茸的大小和重量,有些欧洲马鹿由如沃纳姆(Warnham)或乌邦寺(Woburn Abbey)的公园被人为释放。爱丁堡大学研究发现,在苏格兰,出现了与关系密切的梅花鹿广泛的杂交。其他几个种群起源于狩猎被冷落或狩猎结束后,逃出欧洲马鹿农场,或故意释放。大量欧洲马鹿存栏起源于分散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森林,山区,萨福克郡,兰开夏郡,布雷肯比肯斯和北约克郡的养殖场,由于逃跑或故意释放,以及许多其他更小的群体,它们在数量和范围内都普遍增加。鹿的数量在2007年至2011年的物种数量普查中,欧洲马鹿已继续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范围扩大,在中部和东英吉利扩张最为显着。
在非洲和欧洲南部的欧洲马鹿的数量正在普遍下降。在新西兰,马鹿连同其他鹿被驯化,引入社会进行游戏种类。第一批到达新西兰的马是1851年,是通过Petre勋爵引进到他的桑登公园,埃塞克斯送一对,到了南岛。1861年后这些欧洲马鹿被放归到纳尔逊附近,从那里迅速传播。第一批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马鹿可能是阿尔伯特亲王在1860年从托马斯的温莎大公园引进的,在维多利亚时代,在华勒比庄园迁至墨尔本西南6匹。其后进一步引进到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如今,欧洲马鹿在澳大利亚的分布范围从昆士兰州向南经新南威尔士到维多利亚州和整个南澳洲,数量不断增加。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新南威尔士种群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南澳大利亚的欧洲马鹿,基本上都是从农场逃出的。这对野生种群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阿根廷和智利,欧洲马鹿已经对当地动物物种,如智利马驼鹿(South Andean deer)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经被贴上了动物界,作为世界上100种最具侵略性的外来物种之一。
形态特征
欧洲马鹿是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0.75-1.5米,成年雄性体重178-497千克,平均331千克;雌性171-292千克,平均 241千克。大多数雄性比雌性体型大10%,体重可能是雌性的两倍。由于产地不同,欧洲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7个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头部、颈部、腹部和腿部比背部和侧面都暗。有一道深色的毛茸茸的鬃毛从脖子垂到胸前。大多数欧洲马鹿体粗,尾巴短,腿细长。
欧洲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两个鹿角尖端的间距长达1.1-1.5米。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该物种的毛皮颜色从冬季的深棕色到夏季的赤褐色不等。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
栖息环境
栖息在开阔的落叶林地、针叶林地和落针叶混合林地、高地荒野和开阔的山区(有时在树线以上)、地中海灌木丛、天然草地、牧场和草原。更喜欢散布在大片草地上的阔叶林地。一般生活在山区,夏天在高山草甸度过,冬天在山谷中度过。在更平坦的地形上,夏季寻找树木繁茂的山坡,冬季寻找开阔的草原。在中亚西部,它出现在沙漠地区河岸沿岸的木质和灌木丛中。通常生活在从海平面到海拔3000米,甚至到达5000米的海拔高度。
生活习性
集群
欧洲马鹿是群居动物,生活在多达400只的夏季鹿群中,在阿尔卑斯山曾经发现多达2,800只的大群。这些鹿群是母系的,由一头雌鹿控制。季节性迁徙发生在海拔高度,夏季鹿群出现在高海拔地区,冬季迁徙到低海拔地区。随着秋季交配季节的临近,雄鹿形成交配族群,它们以其庞大的体型和侵略性来保卫这些“后宫”。在春天,两性分开;雌性离开分娩,而雌性则形成自己独立的夏季鹿群。幼鹿出生后,雌性和它们的小鹿组成保育群,直到小鹿准备好加入鹿群。
行为
雄鹿只在交配季节具有领地意识,否则对其他鹿没有攻击性。在清晨和傍晚觅食。它们在白天和深夜不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刍。欧洲马鹿与白尾鹿有着密切的联系,共享相似的环境和相似的栖息地。
感官
欧洲马鹿有敏锐的嗅觉、听觉和视觉。它们使用所有这些感官以及触觉与其他鹿交流。欧洲马鹿被称为所有鹿类中最吵闹的。新生的幼鹿会发出咩咩声和尖叫声,雌性会吠叫、发出咕噜声和尖叫声,而雄性则以其特有的低调咆哮声或咆哮声而闻名。咆哮用于在秋季发情季节吸引配偶和宣传领地,并且可以远距离听到。
食性
欧洲马鹿在夏季以草、莎草和杂草为食,冬季以木本植物(雪松、冬青、东部铁杉、漆树、北美短叶松、红枫、鹿角漆树和椴木)为食的草食性动物。该物种最爱吃的食物包括蒲公英、紫菀、鹰草、紫罗兰、三叶草,偶尔也吃蘑菇。欧洲马鹿是反刍动物,因此会反刍食物并重新咀嚼以帮助消化。
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
分布于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匈牙利、伊朗、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和乌克兰。
绝种:阿尔巴尼亚、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
重新引入:希腊和摩洛哥。
引进: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和新西兰。
历史分布
欧洲马鹿曾经遍布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从欧洲到北非、亚洲和北美。广泛的狩猎和栖息地破坏已将欧洲马鹿限制在其先前活动范围的一部分。北美东部的种群主要由于过度捕猎而灭绝。北美的大量种群仅存在于美国西部,从加拿大通过东落基山脉到新墨西哥州,以及密歇根州北部下半岛的一小块地区。欧洲马鹿在包括密歇根在内的美国东部重新建立,在整个1900年代进行了三次引进养植。美国西部的各种欧洲马鹿种群,包括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为重建做出了贡献。在欧亚大陆,欧洲马鹿种群仅限于保护区和人口较少的地区。它们的传统范围从挪威的北纬65度延伸到非洲的北纬33度。欧洲马鹿已被引入爱尔兰、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繁殖方式
在秋季发情期前不久,即9月底和10月初,雄鹿失去了鹿角上的鹿茸,开始争夺雌鹿的竞争。占优势的雄性能够维持较大的交配族群,并限制其他雄性进入。雄性们在交配族群周围保卫着一种“移动领地”。雄性通过吹号来宣传这片区域和自己的地位,并吸引雌性。占优势的雄性和入侵者之间的争斗可能会很激烈,导致受伤、精疲力竭或死亡。交配族群通常由1头雄性和6头雌性及其一岁的小鹿组成,是季节性的。
交配系统一雄多雌制。雄性和雌性都在16个月时性成熟,尽管年轻雄性通常在几岁之前不会交配,可以与更成熟的雄性竞争。妊娠期一般在240-262天之间,每胎产一只小鹿,双胞胎很少见。这种低年产量被保护性孕鹿护理的高投资所抵消。出生时,小鹿体重约为15-16千克,背部和两侧都有乳白色斑点。它们的蹄子很软。刚生产的母牛和小牛将独自生活数周。雌鹿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将它们的幼鹿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以此来保护幼鹿。在16天时,小鹿能够加入鹿群,并在60天左右断奶。在幼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雌鹿会照顾和保护它们。
雌性在1.5-2.5岁时性成熟。雄性在1岁时达到性成熟,但它们会继续生长到至少6岁,直到那时它们才能与其他雄性竞争雌性,到那时它们达到社会成熟度。自然寿命约为15年,但圈养动物的寿命可达近27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主要威胁是各物种之间的混杂交配,从亚洲到欧洲都存在这种情况。包括与来自北美的马鹿(C. canadensis) 以及与梅花鹿的杂交。动物从北美引入欧洲也导致寄生虫和疾病传播到以前未受影响的亚群(例如肝蠕虫)。在许多地区,该物种的狩猎受到严格监管,并且由于大型捕食者已在大部分范围内被移除或“控制”,因此收成用于控制种群增长。由于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而导致的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某些地区和某些亚种的其他压力,但认为这些情况并不会对该物种构成重大威胁。
在前苏联,该物种被大量偷猎以获取食物、定居点和放牧(Petocz 1973)。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由于过度捕猎,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以及栖息地退化破坏和人为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死亡,该物种已经减少(DSG 1988)。在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科西嘉亚种由于狩猎而下降(Dolan 1988),安纳托利亚亚种和克里米亚亚种在高加索和克里米亚出现类似情况。
意大利亚种受到高度威胁,容易出现近亲繁殖衰退。栖息地改善和减少与小鹿的竞争有助于该亚种,建议建立额外的种群并在它们之间交换动物以保持遗传多样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近亲繁殖的影响(Zachos等人,2014年)。已经制定了保护欧洲马鹿意大利亚种的国家保护计划(Lovari 和 Nobili 2010)。
参考资料
Red Deer Cervus elaphus.The IUCN Red List.
Cervus elaphus.departments.bucknell.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1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