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链蛇(学名:Lycodon rufozonatus)是游蛇科白环蛇属的中小型无毒蛇。攻击性较强,在受到威胁时头常缩成近似三角形,且体色鲜艳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毒蛇。吻较前突且宽圆。头较宽且甚扁,与颈可区分。颊鳞1枚,细长。头背黑褐色,鳞沟红色。枕部具倒“V”形红色斑。体、尾背面黑褐色,具约等距排列的红色横斑。头、尾腹面污白色,腹鳞两侧散布少数黑褐色点斑。
赤链蛇由Cantor在1842年根据中国浙江
舟山的标本描述命名。曾被划分在
链蛇属Dinodon,2013年Siler等人建议将链蛇属并入
白环蛇属Lycodon,因此赤链蛇的拉丁学名改为Lycodon rufozonatus。由于已有惯用中文名,为避免对非专业人士造成困扰,中文名保持不变。
体尾背面黑褐色,有约等距排列的红色窄横斑51~87+12~30个,横斑宽占1~2枚背鳞长,在体侧第五行背鳞或第六行背鳞处分叉达腹鳞;头背黑褐色,鳞沟红色;枕背具倒“V”形红色斑;头腹污白色,散布少数黑褐色点斑。体、尾腹面污白色,腹鳞两侧散布黑褐色点斑。
体型中等偏大,观察标本最大全长雄性1480(1260+220)毫米,雌性1630(1380+250)毫米。头略大,吻端宽扁,与颈可以区分。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躯尾较长;颊鳞1枚,略呈细长三角形,尖端插入眶前鳞和上唇鳞之间入眶(有些个体不入眶);前额鳞不入眶。眶前鳞1枚(个别一侧为2枚),眶后鳞2枚;
颞鳞2(1,3)+3(2,1)枚;上唇鳞8枚(2-3-3或3-2-3)或7枚(2-2-3);下唇鳞9枚(8~10),前4(5)枚切前颔片;颔片2对,约等长。背鳞17(19~21)-17(19)-15(17)行,仅中央几行具弱棱;
腹鳞184~225;肛鳞完整;尾下鳞双行,53~88对;上颌齿每侧12~13枚,由两个齿间隙分为3组,6(7)+3+3,最后一组最大。
半阴茎长1.6 厘米,远端为萼区,近端为刺区,2区分界较明显。半阴茎基部较光滑。离心式精沟不明显,直达2半阴茎顶部,精沟沟唇分别被刺和萼。刺区刺多且小,长度均小于1 厘米,靠基部的刺较顶部略大,约分6轮,每轮约20颗。
食性极为广泛,有鱼类、蛙类、蜥蜴、小型哺乳动物、蛇类、鸟类等。多于傍晚或夜间活动觅食。遇到敌害时头常缩成近似三角形并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并发起攻击,野生性情个体较凶猛。赤链蛇遇到
蟾蜍等猎物会先用像匕首一样的位于口腔中后部的大切割齿,刺破蟾蜍的气囊“放气”,然后慢慢吞下。
赤链蛇分布于
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中国、越南、老挝、琉球群岛和日本对马市。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台湾、香港、澳门、辽宁、吉林、江西、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福建、云南、海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赤链蛇达氏腺的发现,丰富了人们对后毒牙类毒蛇的认识。不仅
虎斑颈槽蛇和赤链蛇,其他如
颈棱蛇、
赤链华游蛇、
双全白环蛇等,经解剖发现均有
达氏腺。通过研究赤链蛇毒器的大小和着生位置,并测定它们的离体毒腺产毒量,为蛇伤判断、蛇伤防治及丰富毒器的生物学知识提出基础实验数据。
对于赤链蛇是否为毒蛇,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例如《
本草纲目》记载:“赤楝,红黑节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不甚毒。”其概念提出较为模糊,认为其有毒但毒性不大。经解刨研究发现赤链蛇上唇鳞皮下发现
毒腺 (达氏腺) 。但其上颌齿最后2枚虽呈刀刃状,但无沟也无管,不与毒腺相连,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毒牙。同时赤链蛇捕猎时是否会用到达氏腺的分泌物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