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鹰科、鹰属的小型
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体长27-36厘米,体重108-132克。雌、雄鸟体色大致相同。翼短而尖,后缘平直,尾羽短,有数条黑色横斑。成鸟头部至背面灰黑色,胸腹部橙色,翼尖黑色,飞羽外缘黑色形成一条细黑带,翼下及腹面没有斑纹。雄鸟眼睛红色、雌鸟黄色。
形态特征
赤腹鹰是一种中等体型,约33厘米的鹰类。下体色甚浅。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肋略沾粉色,两肋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成鸟翼下特征为除
初级飞羽羽端黑色外,几乎全白。
亚成鸟:上体褐色,尾具深色横斑,下体白,喉具纵纹,胸部及腿上具褐色横斑。
虹膜红或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橘黄;脚桔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108-132克,♀110-120克;体长♂265-284毫米,♀298-360毫米;嘴峰♂11-12毫米,♀13-14毫米;翅♂166-201毫米,♀200-209毫米;尾♂118-132毫米,♀127-138毫米;跗蹠♂39-45毫米,♀42-44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赤腹鹰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
生活习性
秋季为亚洲东部猛禽类主要的迁徙时间,赤腹鹰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朝鲜半岛到日本九州,接着再继续往南到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等地。
喜开阔林区。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日出性。多单独活动,有时也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盘旋时两翼常往下压和抖动。领域性甚强。捕食动作快,有时在上空盘旋叫声。繁殖期发出一连串快速而尖厉的带鼻音笛声,音调下降。主要以蛙、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主要在地面上捕食,常站在树顶等高处,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
分布范围
世界
留鸟: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和东帝汶。
繁殖地:朝鲜、俄罗斯(东亚区)、越南。
非繁殖地:文莱、印尼、密克罗尼西亚和菲律宾。
旅鸟:柬埔寨、关岛、日本、老挝、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新加坡和泰国。
游荡(非繁殖地):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
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繁殖鸟),广东、台湾(留鸟),海南(冬候鸟),山东、河北(偶见)。
繁殖方式
赤腹鹰5-6月进行繁殖,雄鹰此时特别兴奋,常激动地向异性发出声似“Keee-Keee”的炫耀性鸣叫,即使在筑巢时同样也啸鸣不止。鹰巢位于林中的树丛上,用枯枝和绿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大小为34-38毫米×29-30毫米,卵为淡青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斑点。在雌鹰单独孵的30天里,每天都要增加新鲜绿叶作为鸟巢的铺垫物,或许这对孵卵期间巢内必需保持一定湿度有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在中国台湾,天气雷达已被用来估计春季迁徙期间经过的物种数量。2004年估计赤腹鹰最多有409,000只,仅在4月5日,就有至少 超过225,935只(Sun等人,2010年)。2009年估计至少有350,000只赤腹鹰迁移到印度尼西亚东部,2007年9月20日至11月30日期间共有225,067只。这些总数代表了对总种群规模的最佳估计,因此估计在400,000-1,000,000只之间。假设三分之二是成熟的,这代表了268,000-667,000只成熟个体。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相关新闻
2022年5月,在南京梅花山的树林中,飞来了两只赤腹鹰鸟。
2024年6月消息,赤腹鹰在白洋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