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民俗博物馆,位于赣州市的赣县,是集休闲、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式客家主题博览园。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始建于2004年,2011年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设立,是赣州市首家民办博物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江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以保护客家文物,传承客家历史,弘扬客家文化为办馆宗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反映客家民俗为主题的文物博物馆。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 8000件/套,参观人数2.1万人次。
江西省文化厅批复设立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这是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复的赣州市首家民办博物馆。该馆法人代表为赣南师院美术学院教师陶晓俊,历时二十年,收藏客家民俗文物万余件(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研究、发掘、保护客家民俗文化,于赣南师院设客家民俗
文物陈列馆,展出匾额、银饰、度量衡、灯具、锁具、
陶瓷器、铜镜、
木雕、女红等文物1200余件(套),成为该校教学、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江西省文化厅批复设立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这是我市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复的首家民办博物馆。对此,作为馆长的陶晓俊很高兴。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最初的雏形是在2004年第19届世客会上的客家文物展,当时文物展上的展品之丰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给前来参加世客会的客属知名人士曾宪梓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对客家文物的关注,也让陶晓俊觉得“不能把宝贝藏在家里”。 在2008年10月30日,由陶晓俊与赣南师范学院合办的
赣州客家文物博物馆(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前身)在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正式揭牌,这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客家专题文物博物馆。
占地面积480多亩,收藏客家民俗历史文物4500多件,主要由客家文化城、赣南客家名人公园两个主博览区组成,内有江西开山祖灌婴广场、宗师园、名宦园、乡贤园、状元园、将军堂、进士堂、文昌阁等景点。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文化特色的汉民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赣南是客家摇篮和主要聚居地,而位于赣江源头的赣县则是客家聚居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赣州客家文物博物馆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有藏品6000多件(套),展出各类精品文物1200多件(套),文物类别涵盖了客家建筑装饰、客家牌匾、客家银器饰品、客家服饰、客家生活用具五大系列,被誉为客家文物的“大观园”。已经为这间博物馆投入了200万元,收藏品达到1万多件。“这些客家文物都是客家文化的主角,是客家文化物化的载体。”在客家民俗博物馆里, 收藏的一件件“宝贝” 。“这些客家文物不但艺术造型独特,而且还反映出了客家人的价值取向和风土人情,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来挖掘我们的客家文化。”陶晓俊指着馆里的客家先民木雕像说,“ 当时的人们就有穿七分裤、八分裤了,和我们现在一样时尚,这就反映出了当时的服饰文化。”“再比如高古陶灯盏,从人类学的角度关注的是人类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灯,从美术学的角度关注的是这个灯的造型有特色,从旅游学的角度关注的则是能否做一个灯盏一样的
旅游纪念品。 每一件文物都有其底蕴深厚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是这些客家文物的存在,可能很多客家文化也就随之消失了。”
江西省文化厅博物馆处依据文化部《
博物馆管理办法》要求,组织专家对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设立审批一事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赣南是客家摇篮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客家文化资源丰富,陶晓俊申请设立的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已具备固定的展出场所、相应的专业人员,成体系、成系列的客家民俗文物藏品和必要的办馆资金,对集中展示
赣南客家文化、打造区域
文化品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