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江西省全南县地方传统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江西省全南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据历史记载,赣南客家擂茶文化可以追溯到汉魏时代,由“粥茶”及唐宋时的“盐茶”衍变而成,最初起源于黄河以北,后搬迁,客家祖先将其带到赣南。唐宋时期,受《茶经》的影响,官员及其百姓开始饮茶,转相仿效,逐渐成为一种风俗。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引张缉《广雅》曰:“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灸,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这种米茶就是擂茶(香料茶)。随着时间的推移,擂茶经过客家先人的创新和发展,凭借着“药食俱佳、味中有味”得到百姓们的喜爱。
工艺特征
在客家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这体现了客家人将擂茶作为“客来敬茶”的待客礼俗。平时邻里之间多有来往,大家常坐在一起喝擂茶,桌上装着艾米果、灯盏糕、油炸薯干等特色小吃,同时唠叨家常,增进关系,充分体现了客家为“好客之家”。
在赣县客家古村不少地方还保留些讲究的喝法,新婚之日要请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喝“结婚擂茶”,新婚第三天则要请街坊邻居中的妇女前来喝“三朝擂茶”,让过门的媳妇认识妯娌姑婶,以便日后和睦相处等颇具特色的擂茶习俗。
据研究表明,赣南客家“擂茶”属于一种保健饮食,其原料主要是茶叶,茶叶自身具有一定的茶碱,对人的身体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肠胃消化,甚至还能够消除人体中多余的脂肪,使人保持着健康的形态。
工艺流程
制作工具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有“三宝”:擂钵、擂棍、捞瓢。其一,擂钵是一种陶制钵体,内壁的纹理呈网状;其二、擂棍是由茶树杆制作而成的,也有使用枫树、樟树树杆等可食木种制作而成,其直径约一寸五到两寸左右,长度约两尺,其底部刨圆;其三,捞瓢主要是由竹篾编制而成,可以清理擂茶中漂浮的茶沫。
主配料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的主配料主要有茶叶、花生、芝麻,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还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茶叶一般是采用干茶叶然后泡胀,芝麻要炒香炒至金黄色,花生炸至七八成熟。
工序流程
配料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擂茶。把备好的配料放入擂钵中;将擂钵放在两腿之间,用大腿和膝盖夹紧擂钵,紧握住擂棍用力沿着擂钵内壁的纹理不断的研磨,期间加入一定的水,便于将其擂制成糊状,然后可以倒入开水或将其放在锅中煮沸,加入一定的食盐,并适当的搅拌,再倒入一定的高山茶油,一钵甘润芳香、色如琥珀翡翠,用勺子将其舀到碗中,细细品尝,不仅能够尝到茶叶的甘甜,花生、芝麻的清香,同时还能尝到生姜的辛辣,若是再搭配豆瓣、炒米、烫皮等,那么集于一桌的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宴就形成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赣南客家擂茶文化是客家人传承了千百年的习俗,更是团结客家人、沟通亲戚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客家人热情好客的表现。赣南客家擂茶取材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客家人生活的一种饮食习惯。
赣南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客家文化的瑰宝。“擂茶”在历史的长河中广泛流传,主要是在闽西、赣南、粤北等客家之地,并且还有“药食同源”的典范。“擂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千年,在赣南地区擂茶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意义。
传承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制作和食用擂茶的赣南客家人越来越少,传统的赣南客家擂茶制作工艺正在逐渐消亡。
传承人物
廖永传,男,汉族,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江西省全南县,项目名称: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保护措施
2015年12月,在全南县龙源坝雅溪村文化站,“擂茶师傅”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赣南客家擂茶。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西省全南县文化馆获得“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全南县文化馆。
社会影响
文化交流
2010年7月,擂茶等多种技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活动周展示表演。
2021年2月,在全南县客家人聚集的农家院里,游客在村民的教学下舂捣擂茶,感受全新的民俗体验。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4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工艺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