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乐府得大垂手》是南朝梁时期萧纲创作的五言古诗,出自《玉台新咏》。
作品全文
垂手忽苕苕,飞燕掌中娇。
罗衣恣风引,轻带任情摇。
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
作品赏析
大垂手、小垂手:古舞名,又为乐府杂曲歌辞名。宋 郭茂倩 题解:“《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所谓“大垂手”,双手下垂仅随身而动,独显窈窕身段舞动之美,以“罗衫”、“轻带”之“引”与“摇”,表现舞者含情脉脉之态。“小垂手”即手小有所动,“广袖拂红尘”,以微动之手拂动长袖而生风。也“折腰”,也“顿足”,但不失温婉娴静之美。
这也是一首以舞蹈为吟咏内容的诗歌,所描写的是女子翩翩起舞的姿态之美, 诗中所描写的大垂手是当时的一种舞蹈,同矫健刚劲的健舞相对的~种软舞,一般 动作优美而柔婉,舞蹈的节奏比较舒缓。因此萧纲在描写中抓住了软舞大垂手的主 要特点,并不刻板地描写舞蹈的基本动作,而是利用一些细微的细节去表现舞女的 轻盈和柔美,以“垂手忽迢迢”来写动作的急缓,这种节奏的带入,使得文字描写顿 时有了现场感。而“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两句,则是借舞蹈过程中衣带随而所 动的小细节,来写舞女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姿,手法非常巧妙。
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赵飞燕体轻善舞的典故,一个是西汉长沙定王刘发因嫌自己地小国狭,在景帝面前故意举手舞蹈,因而益封的典故。作者并不是简单的搬用这两个典故,而是加以剪裁改造,自然而然地将两个典故融合在一起,并融入全诗的意境当中去。即歌姬们翩翩起舞,美丽动人,哪里会像长沙王那样因嫌地小国狭,连回旋弯身的余地都没有呢?典故在诗中的运用可谓是非常自然、巧妙。
作者简介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