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费政策指在国家
价格政策指导下,利用电信资费调整电信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电信与人民群众之间以及电信产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的一项经济政策。
第一阶段:建国以后,我国电信产业实行低资费政策。当时,中国经济基础条件落后,
电话普及率低,人均收入不高,政府参照世界上主要电信企业垄断时的定价办法,以总成本辅以专业问的交叉补贴制定了全国统一价。对大多数用户经常使用的基本
电信业务(市内电话)采取低资费政策,而对普通居民相对用量不大的国际电话、长途电话等业务实行了较高的资费标准。这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在
计划经济时代,电信企业的
固定成本主要由国家承担,只有可变成本需要通过资费收回。这时的电信资费不仅可以低于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内的
平均成本,而且可以低于
边际成本。其二,电信产业是基础设施产业,电信资费的高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投入成本和产品价格,另外也影响还处于低工资状态下的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资金紧缺,市场需求增大,电信市场供不应求,国家对电信采取高初装费和高入网费的政府扶持政策,允许企业收取初装费和附加费,同时允许新业务采取较高的资费政策。高初装费、高移动入网费收取总体上提高了电信资费水平。这一政策为我国电信网络建设筹集了必要的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促进了电信业的后续发展。同时,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等。在改革的大环境下,为加速电信发展,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特殊政策,允许电信增收附加费,允许新业务提高资费标准,制定的电信资费远高于成本,实现了电信业的高速发展,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电信业务之间比价不合理的现象。电信产业因此也成为其他很多企业梦寐加入的高利润企业。
第三阶段:1994年以后,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市场开始从独家垄断走向开放竞争。由于联通公司主要经营移动业务与邮电部形成了竞争,自1994年移动话费开始不断下降,广大电信用户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另外,一方面随着电信技术的进步和电信成本的下降,业务成本和电信资费得到不断的降低,我国电信用户数量高速增长,消费市场逐渐成熟,要求与国际接轨,形成要求降低电信资费的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电信用户的利益,也加快了电信资费调整的步伐,突出表现在自1998年电信业分拆重组,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对电信资费进行了多次调整,降低了国际和国内长途电信资费,大幅度降低甚至取消了初装费和入网费。尤其是199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电信资费进行了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资费总体水平下降,其中因特网、国内出租电路、国际和港澳台电话资费、长途电话附加费及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话费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以及本地网电话资费理顺关系,取消了本地网电话附加费。资费调整基本上达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企业让利、回报用户以及逐步理顺资费价格关系的目的,广大用户表示认可和欢迎。随着电信市场及技术的发展,资费下降将成为电信业务发展的必然,资费政策将更多地由市场决定。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十一五”规划阶段。根据我国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我国电信资费政策的改革方向将结合电信行业发展实际,沿着加强
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为电信行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享受更多更好的通信服务的方向前进。根据
信息产业部的部署,未来制定电信资费政策的指导原则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三,要进一步打破
垄断,引入竞争,坚决制止一切妨碍公平竞争、排挤竞争对手的资费行为,鼓励有效、有序的竞争,要通过竞争促进企业改善服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最终使老百姓能够用上物美价廉的通信服务。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电信资费政策改革的路径,伴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全面放开对竞争性电信资费定价的管制干预,而将管制重点转向网间互联以及存在可以控制定价的市场势力的市场范围,与此同时,资费管制方法也从直接管制定价转变为间接调控和强化外部审计。从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这也是我国未来电信资费管制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