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取向
针对缺陷取向提出的名词
资源取向即健康取向,是针对缺陷取向(病理取向)提出的。缺陷取向将某些蕴含潜能优势的行为视为纯粹的障碍病态,或是直线因果链是最后的个人性结局。这种认知方式有促进病态,制造病人的可能性。
提出
资源取向则升华至某种超然的,在我们自以为正确理性的思维模式之外更广博的创造性背景中,重新发现和认识我们曾经以为是病例症状的积极功能意义及“病人”正常的健康资源,进而巩固和拓展这些资源。
操作技术
1、循环提问 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表达他对另外两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
2、差异性提问 涉及压缩症状,拉长或拓展无症状的时间、场合,人事等情景的问题,是当事人受到启示,症状性行为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
3、前馈提问 未来取向的提问,对病态行为的积极赋意投射到将来,此种提问刺激家庭构想对于未来的人、事、行为
关系等的计划,故意又到这些计划成为将会“自我应验的语言”。
4、阳性赋义、重新界定 对当前症状、系统从积极的方面重新进行描述,所有形式的轻蔑指责都不被提及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观点;这个观点从家庭困境所具有的积极当面出发,并将家庭困境作为一个与北京相关联的现象来加以重新定义。
5、去诊断 将来访者从病态标签的压抑下解放出来,接触病人角色。以语言学叙述动词的角度看,是将动词“是”(我是病人,你是病人)改为“做”“呈现 ”(我显得像个病人),按时来访者对症状仍具有影响、控制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7 13:50
目录
概述
提出
操作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