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转移理论是关于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应具有可转让性,一旦需要流动性时即可转让取得现金; 该理论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有相当一部分去购买有价证券,只要购买的有价证券信誉高、期限短、有一定的盈利性,就易于出售,就能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转移理论是美国的经济学家莫尔顿于1918年在《
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 “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资产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认为商业银行把可用资金的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的贷款与证券,可以应付提存的流动性需要,保持银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当流动性需要增大时,商业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将这些生利资产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因此放款可以不仅仅限于短期和自偿性的商业贷款。商业银行资产业务,随着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应逐步实现多样化,贷款期限也可以逐步延长。
与此相适应,资产转移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18年的《
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
变现能力,因此,保持
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
短期债券。
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
商业贷款理论银行应保持高度
流动性的主张。同时资产转移理论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范围,丰富了银行
资产结构,突破了
商业贷款理论拘泥于短期
自偿性贷款的
资金运用的限制,是银行经营管理历年的一大进步。资产转移理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资产通过运用可转换资产来保持
流动性,限制了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其次,可转换资产的
变现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或
证券市场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银行的
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实现。
这一理论并不是完全取代
商业贷款理论,而是对商业贷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是
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转换能力理论适应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在资产
可转换理论的鼓励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配合下,
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
票据贴现和
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总之,资产转移理论的出现,为
商业银行保持
流动性提供了全新的办法。根据这个理论,
商业银行一方面消除了通过
贷款保持
流动性的压力,可用一部分资金作
中长期贷款;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持有的非盈利资产,将一部分现金转化为
有价证券。这就不仅保持了
流动性,而且增加了
商业银行的
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