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不至公卿论
宋代欧阳修散文
《贾谊不至公卿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第一自然段为序论部分。作者交代历史背景,批驳班固所持的贾谊“天年早终”“未为不遇”之观点;第二、三自然段为本论部分。作者援引大量史实,力驳“未为不遇”;最后一段为结论部分。高度赞誉“谊之所陈”,谴责文帝“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并以《史记》为据,说明贾谊“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谊之不遇”已白纸黑字载入史册,不容置疑。至此,班固之言已被驳得无立锥之地。
作品原文
贾谊不至公卿论1
论曰2:汉兴,本恭俭3,革弊末4、移风俗之厚者5,以孝文为称首6;仪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美谈。天子方忻然说之7,倚以为用,而卒遭周勃、东阳之毁8,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竞以忧死。班史赞之以“谊天年早终9,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予切惑之,尝试论之曰:
孝文之兴,汉三世矣10。孤秦之弊未救11,诸吕之危继作,南北兴两军之诛,京师新蹀血之变12。而文帝由代邸嗣汉位13,天下初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斫雕14,衣绨履革15,务率敦朴,推行恭俭。故改作之议谦于未遑16、制度之风阙然不讲者17,二十余年矣18。而谊因痛哭以悯世,太息而著论19。况是时方隅未宁20,表里未辑21,匈奴桀黠22,朝那、上郡萧然苦兵23;侯王僭拟24,淮南、济北继以见戮25。谊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26,愿试属国以系单于之颈27,请分诸子以弱侯王之势。上徒善其言28,而不克用29。
又若鉴秦俗之薄恶30,指汉风之奢侈,叹屋壁之被帝服31,愤优倡之为后饰32。请设庠序33,述宗周之长久34;深戒刑罚,明孤秦之速亡。譬人主之加堂35,所以忧臣子之礼;置天下于大器,所以见安危之几36。诸所以日不可胜37,而文帝卒能拱默化理38、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谊之所言略施行矣39。故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40。然卒以不用者41,得非孝文之初立日浅,而宿将老臣方握其事?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42,或鼓刀贩缯贾竖之人43,朴而少文,昧于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谪去,则谊之不遇,可胜叹哉?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44。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45,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46,犹决壅裨坠耳47。奈何俯抑佐王之略48,远致诸侯之间49!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50,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51,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52,痛贾生之不用53,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54,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55,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56。谨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汉朝建立以后,以谦恭节俭为根本,革除弊政,使风俗趋于淳厚的,应当首推汉文帝;而讨论礼义乐章,制定新的制度,切中那时当务之急的,则贾谊最被人称道。正当汉文帝非常喜欢贾生,依靠他,重用他的时候,贾生却突然遭到周勃、东阳侯等人的毁谤,说他这个儒生把各种事情都弄乱了。因此,他被排斥,离开京城,终于忧愤而早死。班固的《汉书》用“贾谊寿短早死,虽没有达到公的地位,也不算遭遇不好”来评价他。我很怀疑这个评价,且试着讨论一下吧:
汉文帝即位,汉朝已经传了三代。秦朝的弊政还来不及解救,诸吕篡位的危险又接着产生了。太尉周勃等夺得南北两军军权,诛杀诸吕,京城爆发了大的流血事件。于是汉文帝从代王府到长安即帝位。这时天下刚刚安定,人心不统一,汉文帝正准备革除奢侈用品,穿粗衣,踏皮鞋,一心提倡敦厚朴实,推行谦恭节俭。所以没有空暇来改革旧的礼仪制度,建立新的礼仪制度;从汉朝成立以来二十多年都没有研究这一切呢。于是,贾谊感伤世事而痛哭长叹,写作政论。况且,当时四方还没有太平,内外都不安定:匈奴凶悍狡诈,不断侵扰,朝那、上郡等地被战争弄得残破荒凉;同姓王侯不守规矩,胡作非为,淮南王、济北王都因叛乱而被杀。贾谊便陈述了适合当时的措施,规划了长治久安的策略:他愿意担任典属国,试着用计谋制服匈奴的单于;又请求分封诸侯王的庶子,逐步地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可是,汉文帝空空地称赞他的言论却不能采用。
又如,他提出要以秦代的恶劣风俗为鉴戒,指责汉代还存在的奢侈风气:叹息平民穿得象帝王一样,痛恨倡优打扮得如同皇后,他陈述周朝长久存在的道理,请求设立学校;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特别警戒专用刑罚。他又把人主比做大堂,大臣比做台阶,百姓比做基地,劝皇帝优待大臣和百姓,讲究礼节;还把天下比做重要器皿,应该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应放在危险的所在,劝皇帝及早察觉安危的征兆。他向朝廷呈献的建议,每天都不间断。汉文帝终于能够不动声色地使天下潜移默化,得到治理,推行谦恭节俭,减轻刑罚,客气地对待大臣百姓,其原因便在于将贾谊的建议略略施行了一部分。所以天下的人都认为贾谊可以担任公卿,后来刘向也称赞他远远超过了伊尹和管仲。但是,最终不能重用贾谊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汉文帝即位日子不久,国家大权还掌握在宿将老臣手中吗?这些人有的是夺旗杀敌冒死冲锋的勇夫,有的是宰牲口、贩布匹、做生意的商人,他们简单粗疏,缺少文化,不了解大局,互相结合在一起非难、排斥贾谊,直到把贾谊贬谪到远方。这么看来,贾谊的不幸遭遇,真叹息不尽啊!
而且,贾谊所陈述的治国方法,汉文帝只略略施行了一部分,便能够治好天下,可以跟周成王、周康王的功德比美;如果能够让贾谊在朝廷担任公卿,决定国家大事,那么使汉朝的风尚远远超过三皇时代,就像决堤放水一样容易。为什么要压抑他辅佐帝王的雄才大略,而把他远远地送到诸侯国中去呢?所以,贾谊贬到长沙时,作赋吊念自沉汨罗的屈原;司马迁把贾谊传写在屈原传之后,表明贾谊像屈原一样忠诚却遭到了贬谪驱逐。可是,班固不批评汉文帝疏远贤才,不痛惜贾生不被重用,只推说他寿短早死。何况,贾谊是因为失意忧伤才意外夭折的,难道可以说是天生寿短吗?由此看来,班固号称善于写史书,大概在褒贬人物方面只赶得上《春秋》的万分之一吧!我很恭敬地作如上议论。
创作背景
此篇大约作于天圣五年至八年(1027~1030),为欧阳修应进士考试之论。宋代科举考试除考诗赋外,还试策论。策是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论是对事件作出评判,以此考查学生的学识。
贾谊,汉初人,博学而有才华,文帝召为博士,超迁至太中大夫,并欲任为公卿。但遭功臣周勃、灌婴等谗毁,出任长沙王太傅。后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年仅三十三岁。对于贾谊的不遇于时,后世有两种议论:一是认为汉文帝不能择贤而用;一是为皇帝辩解,归咎贾谊短命。著《汉书》的班固即是持后一种看法的代表人物。
欧阳修处于宋王朝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之际,切望皇帝能以历史为鉴,招贤纳谏,改革弊政,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故在作这一试题时,力斥班固的议论,指出贾谊不至公卿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帝之远贤”。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文是一篇驳论。“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不使差忒,乃可传信”(洪迈容斋随笔》)。作者针对班固“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的观点,详引史事,反复论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一自然段为序论部分。作者交代历史背景,表明孝文帝能在汉代皇帝中“称首”,与贾谊“议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密不可分。点明贾谊不至公卿的缘由。是“遭周勃、东阳之毁”,“由是斥去,竟以忧死。”这一事实与班固“谊天年早终”“未为不遇”之说形成鲜明对照,表明班固之说不符事实,站不住脚。
第二、三自然段为本论部分。作者援引大量史实,力驳“未为不遇”。作者通过两个方面的事实材料予以批驳:其一,第二自然段,以秦末汉初治乱之史阐明,汉文帝即位于动乱之际,却对贾谊的治国之策,“徒善其言而不克用”。此为“谊之不遇”之一例。文帝即位时,汉已经高祖、惠帝二世。秦末汉初动乱频仍,内忧外患交迫。作者以秦暴政未纠,诸吕谋乱,太尉周勃骗得印信,斩南军统领,尽杀诸吕,制造“京师新蹀血之变”为例说明,文帝即位于动乱之际,“天下初定,人心未集”,立足未稳,危机四伏。其外部是匈奴侵扰,边境不宁,战乱地区荒凉残败;内部是“侯王僭拟”,为所欲为,野心勃勃。就在文帝即位前三年,淮南、济北两王因谋叛失败,“继以见戳”。作者历陈这桩桩触目惊心的史实,籍以阐明,文帝本应接受汉二十七年来“改作之议谦于未遑,制度之风阙然不讲”的历史教训,招贤纳谏,图谋治国,然而却对贾谊“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徒善其言而不克用”。贾谊“痛哭以悯世,太息而著论”,不仅指陈当世之宜,还规画长治久安之策,并愿亲任典属国之官,以平外患,削弱侯王势力以除内忧。其耿耿忠心却“不克用”,此“不遇”于时也。
其二,以贾谊之策文帝“略施”,则国家兴盛为例,阐明贾谊胜任公卿而有余,却横遭谗毁,此“不遇”之二例也。贾谊任梁怀王太傅时,曾上《治安策》,作者引述其要,表明贾谊“鉴秦俗之薄恶,指汉风之奢侈”,以历史为鉴,针砭时弊,提出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兴礼义,施教化的一系列建议。“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阵,略施行矣”(汉书《贾谊传》),则使“孝文为称首”。贾谊之策“略施”即有如此成效,无怪乎“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作者引证上述议论,赞扬贾谊之贤能不仅可胜任公卿,而且超过古代贤相伊尹、和管仲。然而却由于文帝“初立日浅”、权力握在宿将老臣手中,他们或出身下层,或只有武夫之勇,不懂政治,缺少文化,排斥贾谊,而使其“卒以不用”,“至于谪去”。贾谊之不遇于时及其原因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作者情不自禁地慨叹:“谊之不遇,可胜叹哉!”
最后一段为结论部分。作者用类比、假设、比喻等方法总结上文,高度赞誉“谊之所陈”,谴责文帝“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并以《史记》为据,说明贾谊“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谊之不遇”已白纸黑字载入史册,不容置疑。至此,班固之言已被驳得无立锥之地。作者于此反驳为立,痛斥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谊之“早终”,是“以矢志忧伤而横夭”,并辛辣地讽刺其《汉书》所谓“善志”,是非褒贬不及《春秋》之万一。
详实的论据,透辟的分析,辛辣的笔调,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论辩力。此外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骈偶句式,骈散错落,读来上口,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增强了政论的气势。
名家点评
井冈山大学教授李小兰、刘德清:全文既有理有据,又给人痛快淋漓之感。由于此篇为应举“时文”,受体例所限,讲究偶俪和用典,加上作者早期的创作风格未臻成熟等原因,文章略有生硬滞重之感,当为瑕疵之处。(《唐宋八大家文品读辞典上》)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5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