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邵(226年—275年),字兴伯,会稽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政治家、书法家。吴国将领
贺齐之孙,
贺景之子。
孙皓凶狠残暴,骄横自负,国家政事日益衰败。于是贺邵上书直言劝谏孙皓要选贤任能,放逐贬退奸佞小人,虚心纳谏,节欲克制,勤于政事,警惕边敌。书表奏上,却引起孙皓的忌恨。
贺邵奉公忠正,孙皓的亲近侍臣都很畏惧他。于是共同诬陷诽谤贺邵与
楼玄毁谤国事,贺邵、楼玄二人都被孙皓诘难指斥。楼玄被流放到南方的广州,贺邵受到原谅官复原职。
天策元年(275年),贺邵因中风而不能说话,于是以病离职,离职数月后,孙皓怀疑贺邵是假装有病,将他收捕关在酒窖里,拷打千余下,贺邵始终没说一句话,最终被孙皓杀害,终年四十九岁,家属被流放到
临海郡。孙皓同时下诏诛杀楼玄的子孙。
贺邵任吴郡太守时,在到任之初,足不出门。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很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到牵连,便特意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贺邵是一个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的贞良
死节之臣,历代敬慕之。《会稽典录》又叙“贺邵善容止,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动静有常,与人交久益敬之。至於官府,左右那见其跣坐,常着袜,希见其足”,可见贺邵又是一位行为端庄、注重仪表、慈祥可亲、拘于礼节的官员。
陆凯:
姚信、
楼玄、贺邵、
张悌、
郭逴、
薛莹、
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窦臮《
述书赋》: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备书之(周一人
史籀。秦一人
李斯。汉二人
蔡邕,杜操。魏五人
韦诞、
虞松、
司马师、
司马昭、
钟会。吴二人皇象、贺劭。)
张彦远《
法书要录》:贺氏兴伯,同时共体。瘠而不疏,逸而寘礼。等殊皇、贺,品类兄弟。
叶适:
王蕃、楼玄、贺邵、
韦昭、
华覈,吴之将亡,孙皓酷暴,尚有此人。孔子称“殷有三仁”,殷圣贤数十世之天下,其亡,有此仁人,固其宜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