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昌群(1903年10月5日—1973年10月1日),字藏云,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人物履历
1903年10月5日(农历中秋节)生于
四川省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官帽舟黄桷溪(今属建设乡)一个农民家庭。1921年毕业于成都联合中学,考入沪江大学,后因家资不济而辍学。1922年初,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该所藏书宏富,有由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周建人为主体的一批进步学者。这样的工作环境对贺昌群产生了极为良好的影响。进所后不久,他就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贺昌群兴趣广泛,对文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都有涉猎。从1926年起开始在《文学周报》《语丝》《中国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上古哲学史上的名家与所谓“别墨”》《元明杂剧与京剧本事的比较》《撒园荽》《中国文化上所表现的南与北》等文章。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被安排撰写元明清小说戏曲提要,遂有机会作深入的研究,1928年完成了他的首部专著《元曲概论》。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放弃了研究哲学和文学的志向,在西方兴起的汉学热的影响下,以研究敦煌学和中西交通史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方向。1931离开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到天津,执教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期间,撰成《敦煌佛教艺术的系统》《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等,将汉唐历史的记载与有关新旧考古成果相互印证,极有说服力。1933年任北京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继续研究中西文化交流问题,还对居延汉简进行了考释,手稿多达60册。后撰《论历代建都与外患及国防之关系》《大唐西域记之译与撰》等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昌群举家迁往杭州,担任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其后,随浙大辗转迁至广西宜山。1939年夏季,应著名学者马一浮之邀回到四川,在乐山乌尤山创办复性书院,担任书院教务长。后辞职隐居乐山白云庵撰述魏晋南北朝史。1940年回乡创办了马边中学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同年冬,著名史学家蒙文通教授约请贺昌群到四川三台东北大学代课。
1943年他在《大公报》上发表《敦煌千佛洞应归国有赞议》,提出国家应筹措资金并设置专门学术机构保护敦煌文物。他认为西域文化是中国内地和印度、波斯等几种文化的融合,通过研究西域可以寻求这几种古代文化交流的线索。又认为汉唐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所以他特别重视把汉唐文化研究与西域研究结合起来。在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历史研究论文,如《论两汉政治之得失》《唐代文化之东渐与日本文化之开发》《清谈之起源(上)》《烽燧考》等。
1942—1946年在
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任教。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后,贺昌群任历史系主任。在1947年5月,南京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期间,他为中央大学教授会起草教授宣言,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并参加游行示威。因此遭到
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于南京解放前夕应邀到上海开明书店工作,解放后又返回南京。
1949年被选为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教育界代表,担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1950 年被任命为南京图书馆馆长,亲自到东北、华北各地收回大量的流散馆藏图书,使馆藏图书达到二百多万册。 1954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购进了邓之诚教授和藏书家徐行可的藏书,为古籍的搜集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他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研究上,发表了《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的专著,引起了史学界的广泛注意,并先后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多篇富有创见的论文。
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3年10月1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
《古代西域交通与法显印度巡礼》《
论两汉土地占有形态的发展》《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等。其他著作有《元曲概论》《英国现代史》《汉简释文初稿》《西域之佛教》([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等。其大部分著作已收录于他的女儿贺龄华所编的《贺昌群文集》中。
历史评价
罗尔纲:“他一直是尽大力帮助进行筹备太平天国纪念馆的工作。所以,今天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的成立,与从南京图书馆‘摸底’出来并作为建馆基础的种种重要珍贵的书籍,应该说出自贺昌群同志的功劳。”
尹达:“那个时候,昌群同志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却发出了如此令人叫绝的史论,并且身体力行,笔底下倾泄出一股与旧世界挑战的力量,像昌群同志这样的学者在当时绝非仅有,他们实际上构成了那个时代进步史学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