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贝恩(W.R.D.Fairbairn,1889-1964)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于爱丁堡。1911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并在该校继续三年的神学和希腊语的研究生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军队医护系统,随后回到爱丁堡,并成为医生。
人物生平
费尔贝恩(1889—1964)出生于爱丁堡的一个笃信基督教的中产阶级家庭中。早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哲学系, 并立志要成为一名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参军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被“新的心理学”深深吸引, 开始走上了
精神分析的职业之路, 并在1926年完成了医学及精神病学的训练。他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度过。尽管深受克莱因思想的影响, 他却根据自己对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实践, 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出了一种非常不同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在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中, 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模型是最为纯净、最为激进的, 即不含任何生物学上的强调, 完全是心理学角度的, 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作“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
理论思想
客体关系的心理动力观
费尔贝恩质疑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生的基本动机是寻求快乐”的前提, 他的整个观点的最终原理是:
力比多主要不是寻求快乐, 而是寻求客体。他明确指出:“真正的力比多目的是建立与客体满意的关系。”力比多是有理智、有目的的, 而非混乱的愿望满足。他赋予力比多以全新的含义:力比多是一个技术性的术语, 它指的是人类精神自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寻求客体的驱力。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力比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紧张, 并不指向特定的客体;但对费尔贝恩而言, 力比多是具有依附性的, 即总是指向于特定的客体。费尔贝恩指出, 传统的力比多理论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即:紧张之下的力量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力量的指向和目标又是什么? 虽然弗洛伊德曾试图用动欲区来说明力比多的指向, 如口唇指向、肛门指向等。但实际上, 他所描述的指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向, 而只是处理客体的一种模式。费尔贝恩举了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婴儿为什么会吸吮手指? 传统的力比多理论往往这样回答:因为他的嘴是动欲区, 而吸吮为他提供了力比多快乐。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但却错过了最关键的一点, 即为什么婴儿所吸吮的会是手指呢? 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乳房可以吸吮。即便是婴儿也必须要有一个力比多客体, 如果剥夺了它的天然的力比多客体(乳房),那么它将被迫自己提供一个客体。因此,吸吮手指代表了婴儿处理不满意的客体关系的一种技术, 而动欲区的概念正是犯了把力比多技术误认成力比多表现的错误。由此可见, 动欲区并不是行为目标的掌控者,而只是目标的仆人, 是个体为了实现力比多的最终目标(即寻求客体)而采取的身体途径。在寻求客体的过程中, 力比多遵循了与电能流动相似的法则, 即它会寻找最少阻抗的通道, 所以动欲区可以被视为是最少阻抗的通道。对于婴儿来说,由于人类有机体的构造, 最少阻抗客体的通道恰巧几乎都是通过嘴的, 所以嘴就成为了占主导的力比多器官。快乐与力比多之间并没有特殊关联, 它们只是紧张释放的一种自然的伴随物。虽然在人类身上经常会出现为了减少紧张而寻求快乐的行为, 但这一过程实际上暗含了客体关系的失败。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减少紧张,而是为了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表达自我。由于费尔贝恩是在一种模糊的方式上使用了“客体”这一术语的, 从未正式地在真实的“外部客体”与虚幻的“内部客体”之间加以区分, 因此他所说的客体关系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客体关系指的是婴儿与真实的外部客体, 即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婴儿需要被看作是一个拥有独立权利的人, 并且要求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受和爱。当婴儿在与父母的关系上经历到重要失败时, 便会将无法接受父母方面加以内化, 使之得到控制。因此, 严格地说,“客体关系”这一术语描述的是个体与所需要的父母之间一种失败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 客体关系还意指婴儿与虚幻的、内化了的客体之间的关系。婴儿内化了他所需要的、无法接受的父母方面后, 又将其分成两部分———令人拒绝的客体和令人兴奋的客体。随后, 原始自我的各部分也发生分裂, 并通过认同,与这两个内化的客体部分建立联系。总之, 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寻求客体的动机,而人类的一切活动, 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因此, 客体关系具有动力的性质,它是心理活动的机能, 也是人格的动力来源。另外, 由于费尔贝恩坚持结构和能量不可分的观点,因此客体关系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结构, 或者说是一种动力性的结构。
内心结构观
虽然费尔贝恩的内心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地形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他几乎重塑了自我理论, 并构建了以关系为中心的人格结构理论, 即内心结构观。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中, 自我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被理解成最初的心理自体, 是一个与力比多能量整合在一起的自我。它是先天就具有的人格成分, 是真实的自体(self), 即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自我具有原始的整体性, 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具有原始的、未分化的整体自我, 这是人类最本质的特点。但是, 由于自我具有关系的本质, 它总是会不断地寻求建立同客体之间满意的关系, 因此, 在现实中又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挫折)。由于婴儿的能力有限, 它们只能采取从主观上改造客体的方式来应对挫折, 由此也使得原始自我发生了改变, 不再是单一的连续体,成为一个多重的结构, 即内心结构。
费尔贝恩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对内心结构予以了描述。婴儿的第一个力比多客体无疑是母亲的乳房。随后, 围绕着这一原始的母亲器官, 又形成了作为整体的母亲客体。从理论上说, 婴儿与母亲之间完美的力比多关系是令人满意, 且不会引起任何挫折的。在这种情况下, 婴儿不会自发地攻击它的力比多客体。然而, 这种理论上的条件, 对于成长于文明世界之中的人类婴儿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文明的进程无情地将母婴分离强加到了儿童身上, 致使在生活中, 所有的母婴关系都不可避免会经历到挫折, 只不过挫折的程度不同而已。挫折导致婴儿在与力比多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了攻击, 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在婴儿看来, 母亲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客体, 既是好的, 也是坏的。这种矛盾令他无法容忍, 因此他就通过将母亲分裂为好的和坏的两个客体的方式来减轻矛盾———只要母亲满足了他的力比多需要, 便是好的客体;只要没有满足他的力比多需要, 便是坏的客体。接下来, 这又使他发现, 目前所处的这种情境对它的忍受和调节能力施加了极大的紧张。婴儿无力控制外部世界, 于是只能通过某些自己能够采用的手段来处理这种紧张。而他所能采用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他觉得内心世界是自己更能够控制的, 因此, 他会尽最大努力将外部情境中的创伤因素转移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即将母亲作为“坏的”客体加以内化。
费尔贝恩认为, 婴儿首先内化的客体都是坏的客体, 即不令人满意的客体。坏的客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 它们使人受挫;另一方面, 它们又充满了引诱和诱惑力。当这些客体被内化之后, 它们仍然还会保留这些性质, 以至于让婴儿感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引入到内心世界中的客体不仅令他的需要继续受挫, 而且还刺激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又将内化了的坏的客体继续分裂为两个客体:令人兴奋的客体(excitingobject)和令人拒绝的客体(rejectingobject)。随后, 婴儿使用攻击作为动力, 压抑这两个客体。
由于婴儿的力比多一开始是附着于未分化的客体之上的, 在压抑客体的过程中, 为了维持对被压抑的客体的力比多依附, 婴儿的自我逐渐也会发生分裂, 分裂出两个子自我, 即力比多自我(libidinalego)和反力比多自我(anti-libidinalego),它们通过认同, 与被内化的客体的不同部分建立关联, 前者认同于令人兴奋的客体, 而后者认同于令人拒绝的客体。同时, 它们也与被内化的客体一起接受中心自我(centralego, 原始自我中残留的部分, 意识成分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压抑。因此, 内心结构是由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三个部分、六种成分所构成的, 即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idealobject, 即被接受的客体, 是被带入内部的好母亲, 它通过好的乳房经验而建立)、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
人格发展观
与
弗洛伊德以性本能和动欲区为基础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不同, 费尔贝恩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一种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理论。该理论不仅认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 还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 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
(一)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
受克莱因心态论的影响, 费尔贝恩构想了两种发展心态:分裂样心态(schizoidposition)和
抑郁性心态(depressiveposition), 并认为在这两者中, 分裂样心态是核心, “分裂样心态是最基本内心情境”。分裂样心态形成于婴儿发展的早期, 确切地说是出现在以吸吮为特征的口唇前期, 当婴儿根据母亲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将其分裂为好的母亲和坏的母亲时, 分裂样心态就已经形成。抑郁性心态的出现在时间上要晚于分裂样心态, 它只有在原始的一元自我已经分裂、分裂样心态已经建立之后才会出现。具体地说, 抑郁性心态出现于以啃咬为特征的口唇后期。虽然在费尔贝恩临床实践中很少涉及到
抑郁症, 但他感觉到抑郁性心态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尤其在那些饱受抑郁症之苦的病人身上, 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 他借鉴了克莱因对抑郁性心态的描述。当婴儿将母亲认知为一个“整体客体”时, 这个客体身上汇聚着可爱和可恨两个方面, 她既令人满足又令人受挫, 因此婴儿会对母亲产生爱与恨两种矛盾的情绪体验, 当恨的情绪占据上风时, 婴儿便产生了抑郁性的焦虑。可见, 当一个固着于口唇前期的人经历到口唇前期的婴儿所经历的创伤情境时, 他会觉得母亲对他缺乏爱是因为他已经毁了母亲的感情, 让爱消失了;母亲拒绝接受他的爱是因为他的爱是坏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因此, 他会产生对于爱的焦虑, 并出现分裂的退缩, 这就是分裂样心态。而当一个固着于口唇后期的人经历相似的创伤情境时, 他会觉得母亲这样做是由于他的恨毁掉了母亲的情感, 他的恨居住于他的坏中, 因此, 在他看来, 他的爱仍是好的。虽然这比固着于口唇前期的婴儿所经历情形要容易忍受一些, 但因此也会令他产生对抑郁的关注和愧疚感, 导致抑郁心态的出现。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的提出, 既是对克莱因理论的发展, 也促使克莱因将偏执心态和抑郁性心态修改为偏执-分裂样和抑郁性心态。尽管两人的心态观点看似相仿, 但细究起来还是有所区别的———克莱因强调分裂样心态的偏执方面, 并不注重它的分裂、分离和疏远方面;费尔贝恩则强调那些真正的“分裂”。克莱因理论中的占中心地位的是抑郁性心态, 而费尔贝恩则认为分裂样心态占据主导地位。
(二)客体关系的发展阶段
费尔贝恩将人格发展的核心从伊底和性欲转向了自我和客体关系, 认为人格发展尺度是自我的逐渐成熟。由于自我具有与客体相关的本质, 因此自我的成熟也就等同于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他非常重视依赖在客体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提出个体人格发展的总线路是从依赖于部分客体发展到依赖整体客体, 从对客体不成熟的依赖发展到对客体成熟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婴儿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婴儿依赖阶段(stage ofinfantiledependence)。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无条件的依赖。婴儿不仅在身体健康与生存上, 也在心理需要的满足上无条件地依赖于他的客体。这种依赖是不成熟的。婴儿的依赖等同于口唇依赖, 婴儿的自我可以被描述为“口的自我”。对婴儿来说, 口是它们主要的欲望器官, 主要的活动工具, 主要的满足和挫折的中介, 主要的爱和恨的渠道, 以及最初亲密社会接触的手段。不成熟的依赖具有分裂和渴望退行性地重建原始认同的特征, 即对客体采取一种吞并或内化的态度。婴儿通过认同保持他与客体之间的情感关系, 口唇吞并(incorporation)是婴儿最早采用的认同客体的方式。口唇态度自身的特殊性质促进了吞并过程, 被个体认同的客体变成了被吞并客体的同等物。另外, 在这一阶段, 婴儿对客体主要持一种索取的态度。婴儿的依赖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在时间上是对应的。费尔贝恩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划分成两个子阶段———口唇前期和口唇后期。口唇前期是前矛盾的, 即客体的分裂还未出现。其主要特点是婴儿将母亲的乳房作为“部分客体”加以对待。吸吮与拒绝是个体在其中主要采用的行为方式。到了口唇后期, 婴儿仍会保留对客体索取的态度。虽然此时婴儿仍具有将整体客体作为部分客体加以对待的特征, 但却已经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整体客体” , 也就是母亲。口唇后期是矛盾的, 客体分裂已经出现, 吸吮和啃咬是婴儿所采取的主要行为方式。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 也称半独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个体逐渐抛弃以原始认同为基础的最初的客体关系, 并逐渐接纳以客体区分为基础的成熟的客体关系。在此阶段, 在力比多目标的实现中, 客体关系的本质会逐渐发生变化:由最初口唇的、吸吮的、吞并的和占主导性的索取目标, 转变为成熟的、非吞并的以及与生殖性欲相适应的占主导性的给予目标。过渡阶段基于婴儿依赖与成熟依赖两个阶段之间, 因此具有逐渐抛弃婴儿依赖态度和逐渐接受成熟依赖态度的特征。在时间上, 它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期和性器期。在这一阶段, 个体能够区分出客体与自我, 二分或外化被吞并的客体成为其主要特征。所谓客体二分是指既被爱又被恨的原始客体被两个客体———被爱所指向的被接受的客体和被恨所指向的被拒绝的客体———所代替的过程。由于过渡阶段涉及到抛弃婴儿依赖, 因此客体拒绝具有首要作用, 拒绝技术的使用成为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众所周知, 在生物学上排泄是一种拒绝过程, 因此, 儿童很自然地就学会把它作为处理坏的力比多客体的一种手段, 在心理上把它看作是对客体情感拒绝的标志。所以, 处于此阶段的个体会使用各种“过渡”或“神经症技术”, 试图外化先前内化的、被拒绝的客体。
由于过渡阶段是一个在不断转变中的阶段,因此它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阶段, 其中最大冲突就是个体强烈要求发展到对客体的成熟依赖的态度与退行性地不情愿抛弃婴儿依赖的态度(主要的是对客体的认同)之间的冲突。在过渡阶段, 个体还将产生一种转变, 即从把“部分客体”作为“整体客体”加以对待, 转变为把“整体客体”作为“内化的内容”加以对待。过渡阶段是一个分离的、不连续的阶段, 它是连接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的桥梁, 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也集中于这些过渡之上。人格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成熟的依赖阶段(stageofmaturedependence), 其首要特征是个体采取一种给予的态度。在此阶段中, 先前内化的客体已经被“外化” , 个体指向于“具有生殖器的整体客体”。理想地说, 这样一种成熟的关系应该不存在原始的认同和吞并, 是完全“独立”的,但这种理想状态很难在任何个体身上得到实现。所以, 这一阶段最好被描述为“成熟的依赖”, 而不是“独立”。对许多个体来说, 必定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不仅依赖于适合于这一阶段的客体, 而且还依赖于那些在较为不成熟的阶段中曾经内化且从未放弃过的客体。成熟的依赖代表了自我与其所附属客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以及整体自我的重建。
人物贡献
费尔贝恩是精神分析领域中至关重要却最少被人提及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为
温尼科特、鲍尔比、冈特里普、萨瑟兰等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他对在婴儿发展中母亲和家庭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的理解要比温尼科特和鲍尔比在这些领域出版论述和扩展思想早了15年, 他的理论成为他们工作的基础和气氛, 克恩伯格、格罗斯滕、米切尔都承认自己受益于他。尽管科胡特声称自己从未读过费尔贝恩的文章, 但他的观点却与费尔贝恩非常相似。费尔贝恩的思想已渗透到了英国精神分析中间学派的基本理念中。费尔贝恩堪称精神分析领域中的一位革命者。弗洛伊德传记的作者欧内斯特·琼斯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弗洛伊德的理论以不同性感区的兴奋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激活以及性腺活动产生的内部紧张为起点;而费尔贝恩则以人格的中心——自我为起点, 描述了自我在尽力达到一个支持它的客体中所做的努力及遇到的困难。费尔贝恩详尽地阐述了这一主题……他既得出了本能问题的生物学含义, 又得出了内部和外部客体相互交换的心理学含义。所有这些构成了精神分析中一个新的取向, 这必将引起更多富有成果的讨论。”萨瑟兰认为, 费尔贝恩“首次以系统的方式提出以社会关系中的经验, 而不仅仅是以内部本能紧张的释放为基础建立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从而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
费尔贝恩的理论是第一个全面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 该理论的贡献在于:
首先, 它是最“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对客体关系的描述, 将客体关系作为理论的核心;他完全排除经典的驱力和本能理论, 完成了克莱因未能完成的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向客体关系模式的转变。在所有客体关系中, 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模式是最为纯净、最为激进的。米切尔将费尔贝恩描述为客体关系模式“最纯的代表”。
其次, 以自我为核心的内心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萨瑟兰认为, 费尔贝恩是内部世界最早的“制图员”, 也是第一个把系统理论的概念应用于精神分析的人。他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内心结构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是对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的修正, 也为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提供了可吸收和借鉴之处。费尔贝恩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所固有缺陷的根源———能量与结构的分离, 于是提出了动力性的结构内心结构, 为理解人类复杂且富有变化的内心世界提供一种很好思路。
最后, 以依赖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费尔贝恩看到阶段理论和心态概念各自的长处和局限, 提出了融二者于一体的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在该图式中, 费尔贝恩一方面继承与发展了克莱因的心态观, 提出了人格中两种基本的心态是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 这不仅促使克莱因将“偏执心态”修改为“偏执—分裂样心态” , 而且对心理病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他还修正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观点, 将自我客体关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这些阶段虽然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中的阶段有着一定的对应, 但却是完全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做出的划分。费尔贝恩提出的发展图式不但为解决精神分析内部两种概念体系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而且大大拓展了人们看待人格发展问题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