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位于
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是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高校,全国第四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3年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78年,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成立,原址在贵阳市马王庙。
1982年,更名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命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金筑大学,原址在贵阳市文化路。
1995年,迁至龙洞堡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即学院现址)内办学;随后相继把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和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金筑大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教育家李端棻先生创立,创立时期名为贵阳公立师范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改办为贵州两级师范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贵阳解放后,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于1950年并入该校。
1957年,学校由省属改为市属,由贵阳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定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
合并建校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2009年,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
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下设17个专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农学、哲学、医学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群,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余个招生培养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9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3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79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1人,省委联系专家8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8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64人(百层次6人,千层次58人),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2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1人、“金师”9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学术先锋号”团队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十大”创新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
2022年,学校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3项,获得贵州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得2022年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22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贵州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贵州赛区)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0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9项,省级项目立项80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南明区、
观山湖区等地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学校是教育部明确的
天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高校。学校先后与加拿大
魁北克大学、
泰国玛希隆大学、加拉信大学等七十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建设有1个国家部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部委科技服务平台,1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技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3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技术中心,8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普通高校产学研基地,1个省科普教育基地,建有贵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众创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合计5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9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13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8万余册,电子书籍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52个。
《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系贵阳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季刊;开设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与技术研究;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等等。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贵阳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季刊;开设栏目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科学发展观;哲学;法学;经济学(含贵州经济研究);文化学(含阳明学与黔地文化);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含中外历史);新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贵州经济与城镇化建设研究;贵州教育;争鸣与批判;环球高等教育等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院标志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图形中心是贵阳学院四字校训:博、新、雅、信,参考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篆体,在文字的组合街接和起承转合中进行艺术加工,兼具识别性及视觉美感,借鉴中国印章的表现形式及色彩,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展现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精神文化
博、新、雅、信
其含义为:
博——学识广博、胸襟博大、仁心博济;
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雅——气质高雅、行为高尚、品格高洁;
信——诚信笃实、信念坚定、追求真理。
校区情况
贵阳学院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坐落在鱼梁河畔,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精神荟萃。校园规划面积1350亩,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