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咸丰、同治年间
苗民起义。
贵州是苗民聚居地区。长期以来,清朝统治者对苗民剥削、压迫非常严重。1855年(咸丰五年)春,贵州东部台拱厅(今台江)苗民要求减免新加的赋税,遭清政府拒绝。被激怒的苗民索性要求官府永免征收,并起来将汉族地主占有的田宅分给贫苦苗民,地主则企图组织团练实行镇压。苗民忍无可忍,于4月在台拱西部举行起义,1872年4月张秀眉被俘殉难,坚持斗争长达18年的苗民起义,最后失败。
1855年(清咸丰五年)4月,台拱厅(今台江)苗民因不堪重赋,联名向地方官请愿,要求减缓粮赋,遭官府拒绝,群情激愤。以佣工为生的苗族人张秀眉乘机在台拱厅掌梅尼率众起义,黔东南各地苗民纷纷响应。张秀眉联合各地苗民起义军采取扫清小据点、孤立大城镇的方略,先占清军汛堡,继克丹江(今雷山)、台拱等10余城。其时,号军等各族起义遍及贵州全境,清军四出镇压,处处设防,兵力分散,苗民起义军得乘敌之隙,予敌重创。清总兵桂林、提督孝顺先后兵败自杀。1858年,义军分兵两路:一路西出,克麻哈(今麻江)、都匀等府县,威胁贵阳;一路东进,克镇远、邛水(今三穗)。至此,起义军控制了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长期与号军、侗族等起义军相互应援,联合作战。1862年(清同治元年)春,东路军再克邛水,出玉屏,攻入湖南晃州(今新晃)、沅州(今芷江)境内。清军急增兵防晃州,又调兵船扼沅水。义军因敌防守严密,复撤归贵州境内。1866年初,清政府派湘军2万人分三路援黔:北路趋铜仁,会同川军进攻号军;中路、南路则分别进驻镇远、台拱一带,夹击苗民起义军。面对强敌,苗民起义军顽强抵抗,并以“深入疾归”战法,攻入湖南境内,袭扰湘军后方,迫使湘军回救而疲于奔命。1867年,清政府令川、滇、湘三省增兵援黔,采取“先教(即号军)后苗”的战略方针,集中力量先对付号军。张秀眉率义军乘虚插入湘西,旋因腹背受敌,败归黔境。翌年,号军起义失败,清军得以集中兵力进攻黔东南,苗民起义军处于清军的战略包围之中,形势日益不利。1869年5月1日和2日两天中,记名按察使黄润昌、记名提督荣维善率湘军1.8万人自施秉进向黄平,企图与川军会合。义军将领包大度率众万余,在黄平县东南两山夹峙、道路狭窄、地势险峻的黄飘峡谷设伏,并派出小部队前出诱敌。3日,湘军进入伏击地域时,义军歼灭湘军万余人。同年7月,义军又在都匀楼山口大败清军,歼敌数千人。但两次大捷并未能扭转不利局面。1870年11月,台拱失守。次年春,义军据点丧失殆尽。张秀眉率众退守雷公山(在今雷山境)。1872年4月,在乌鸦坡(今雷山、凯里间)战败,全军覆没。5月,张秀眉等被俘,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