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绒画是
如皋的独有工艺,初由
董小宛创制贴绒梅花扇,后由
石学仙制作贴 (鸟)羽杏黄缎帐幔朝贡乾隆帝获褒奖而名声大振。至清康熙年间,如皋贴绒画已久负盛名,具有错翠钩红、立体感强、不易褪色等特点。《故宫藏织绣书画<经纶无尽>》一书介绍,刮绒画因其工艺独特,留存较少,鲜为世人所知。据故宫专家考证,是先将丝绒刮成薄片,再按照花纹图案剪出形状,最后粘在事先画好的图案上,并在其上敷彩,形成刮绒画,手法新颖独特,具有质感较强,丝理走向明显和画面光亮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创作经历
初由董小宛创制贴绒梅花扇,“九华宫扇裁纨绮,错翠钩红世无比。活色生香点缀工,折枝梅萼影重重”。这是清代诗人杨芳灿歌咏如皋冒氏刮绒绣《贴梅扇子歌》的诗作。后由石学仙制作贴 (鸟)羽杏黄缎帐幔朝贡乾隆帝获褒奖而名声大振。《清画家诗史》记载:石学仙,[清],江苏如皋人,进士为崧女,彰德诸生沙又文妻。工书、画,并创制剪彩帖绒花鸟。著冰莲阁诗钞。又据《随园诗话》载:如皋女子石氏学仙,戊辰进士石公如松之女。工书画,善琴棋,皋邑剪彩贴绒花鸟,自学仙始。参阅《骨董琐记》,按华亭王兰荪,字慧珠,工制贴绒花卉,为世所称,未知孰先孰后。后读潘曾莹董小宛贴梅扇子歌,谓剪彩为之,知其来已久,非石氏创制也。
创作方法
至清康熙年间,如皋贴绒画已久负盛名,具有错翠钩红、立体感强、不易褪色等特点。《故宫藏织绣书画<经纶无尽>》一书介绍,刮绒画因其工艺独特,留存较少,鲜为世人所知。据故宫专家考证,是先将丝绒刮成薄片,再按照花纹图案剪出形状,最后粘在事先画好的图案上,并在其上敷彩,形成刮绒画,手法新颖独特,具有质感较强,丝理走向明显和画面光亮的艺术效果。
刮绒工艺与普通织绣不同,现代研究者认为具体要将丝线经过刮绒、制绒纸、着色、描样、刻绒、裁剪、粘贴、勾染、糊裱、镶嵌等多道工序制成。制成的绒片都是单丝同向,没有经纬线,靠粘贴附着,拉力不强,所以不具备普通织绣的日常实用性,比如做成衣饰,鞋帽类等,而是专为制作高档书画,扇面等文人赏玩品而诞生的一种特殊工艺,早期作品多为贡品。刮绒画因制作工艺繁琐,耗时费工,将女红,绘画,装裱融为一体,历史上多系才艺双全的女子所为,比如董小宛, 宫婉兰,石学仙等,加之不易保存,所以制作数量较少。为此,后人不断研究,由小件团扇、摺扇、尺页发展至屏条、中堂、帐沿等大件。家庭工艺转为专业作坊,大量生产,畅销全国各地。
发展历程
清末民初,县办的工业学堂和女工传习所皆设有贴绒课。
城内篦机巷文秀斋的贴绒画先后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和江苏省物产展览会获奖。
1936年,如皋成立贴绒局,产品远销南洋群岛。
抗日战争爆发后,贴绒画技艺一度失传。
民间艺人顾仲山(1914.7~1996.8),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创新,曾制作贴绒条幅至南通展览。水明楼如皋博物馆存有顾先生六幅贴绒画,这些贴绒画立体感强,色彩恒久,品位雅致,具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