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一体化
经济学领域术语
货币一体化是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它反映出布雷顿森林制度解体以后,各国寻求地区性货币秩序稳定的趋向,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活动的重要补充。现在,货币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形式是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雷顿森林制度瓦解后,为了稳定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同美国、日本抗衡,1971年2月成立了欧洲货币联盟,后经反复磋商,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成立欧洲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国际货币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在经济一体化道路上的重大进展。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完成欧洲货币一体化,即建立起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和发行流通统一欧洲货币。可以预料,它的实现对形成欧洲商品、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共同市场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此外,货币一体化还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一体化是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地区性货币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为加强经济金融合作,摆脱大国控制的表现。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西非货币联盟、安第斯储备基金组织和中美洲经济一体银行、中非货币联盟、非洲发展基金和加勒比共同市场等都是区域性经济货币联合的形式。总之,货币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性金融协调,因而也有利于建立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
但从近期看,鉴于我国的经济转轨仍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既有体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控制力减弱。相对于国内银行,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外金融市场,它们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货币政策的约束很小。当国内货币政策的意图发生变动时,它们会通过转向国外市场加以规避。这必然会缩小货币政策的直接覆盖面,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发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
二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减弱。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是我国现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遗漏了两项内容:一是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存款。这两项内容所涉及的金融业务量(以资产度量)占国内全部金融业务量的14%,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实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外资银行业务量的扩大,这种偏差也会随之放大。另外,随着金融机构多元化及其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微观的货币需求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压力的增大也都会削弱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三是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减弱。我国现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管理、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开放除了有助于增强第一项工具的效果外,对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
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减弱。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银行管制,外资银行业务量占比的增加实际上意味着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业务量越来越大。结果必然会减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存款准备金调整的效率弱化。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贷款通常不受其存款来源的制约,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因此,就总体来言,外资银行的发展倾向于削弱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
最后是再贷款、再贴现机制作用下降。这些政策工具对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作用不大。
四是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增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使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增加。这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取向,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将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4 14:4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