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
麻江县西南角,是黔东出入海的西大门,省道甘新线、贵州省出入海大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南北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13603亩,辖8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3936户,总人口17135人,党支部10个,党员381人,中学1所,完小7所,教学点3个,有布依、畲、苗等民族,是一个以
布依族为主的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9%。乡政府所在地南距黔南州府都匀24公里,东距黔东南州府凯里60公里,距县城12公里,北距翁福矿肥3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基本信息
贤昌布依族乡成立于1992年4月,由建并撤前的贤昌、新场两个乡合并而成。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19.4亩(其中:田9711.1亩,土4708.3亩),辖6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3932户,16712人;有中学1所,完小7所,教学点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85.9%,布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42.6%,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乡。
行政区面积:150.0亩 耕地面积:1441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畲族,
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贤昌,高枧,新场,营山,甲耳,盐山
生产总值:5047.0
名特产品:红蒜,锌硒米
办公所在地:贤昌乡贤昌村街上
自然条件:贤昌乡属黔中北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光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阴雨日多,日照较少,湿度较大,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资源:自然资源:贤昌乡境内资源丰富,大量储存有煤、重晶石、铁、硅、铅锌、汞等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清末状元“夏同龢”的故居
自然资源
贤昌布依族乡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特产繁多。贤昌大米享誉省内外,种植面积3200亩;新场片区优质红大蒜、折耳根元销
四川、
湖南,
大蒜种种植面积2000亩,折耳根种植面积1500亩,新场布依刺绣畅销两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
重晶石等。原煤总储量5500万吨,发热量5000—6000大卡,重昌石总储量11万吨,含
硫酸钡98.6%。林产品主要有松树、
杉树、
森林覆盖率为47.95%,活立木蓄只49896立方米。
景观旅游
贤昌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夏同龠禾是贵州设建制以来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是中国自隋开皇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的第一个取得状元和东洋留学生双重学历的人,状元第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的高枧村。状元第为外砖的木结构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依狮山而建。院内天井,古板铺墁,宽8米,长10米。门楼竖挂“状元第”蓝底烫金字匾一块,门两侧书刻“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对联一副。门楼共3间,与东、西厢房及正厅组成四合院,外有专墙围护。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同龠禾返乡省亲祭祖,曾在此宅第居住过32天,现宅第尚存完好。现已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作为旅游新景点立项开发。在其附近有银杏树雌雄两株。雄树在黔桂公路旁,高27.3米,胸径2.2米;雌树在狮子山脚,高23.8米,胸径2米,年产银杏500多公斤。两树树龄约500年,因是雄雌两株,人称兄妹树。据传,很久以前,两树成精变人,互称兄妹,以白为姓,赴京应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京差来高枧通报,此寨却无白氏兄妹,有人疑是白果树(
银杏),分头去看,两树树顶似有钦赐顶子,兄树为状元,妹树为探花。众人对之顶礼膜拜,两树由是倍受人们的尊敬和保护。盐山村就是世界老年人马拉松冠军李发品的故乡,那里布依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使游人留连忘返。
矿产资源
一、贤昌乡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重晶石、煤、
铅锌矿、铁矿、硫铁矿、
石灰岩、
硅石、页岩等优势矿产,其中:
重晶石:总储量11万吨。
煤:发热量5000——6500卡/克,灰份20~65%,水份0.3~12%,挥发份13~33%,含硫3.1~6.8%。
硅石:品位(含SiO2)85.5~98.4%,储量可观。
铅锌矿:含Pb0.1~34%,Zn1.7~29.5%,并伴生有Ag、Ga、Ge等元素,易分选。
硫铁矿:含硫8.43~37.23%。
铁矿、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其它矿产分布较广,有待查明,前景可观。
特色农产
优质大米:贤昌乡是麻江县主要水稻产区,年种植面积约1.3万亩,年产锌硒优质米4000吨。由于米质优良、口感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只需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将优质的稻谷加工可成光洁、透明的珍珠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可与泰国米相媲美。近十年来已作为麻江县各单位领导同志走亲访友的贡品,有极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优质大蒜:是麻江县大蒜的主要产区,种植规模已达2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