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国家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96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第36015的
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1928年3月1日,25岁的贝时璋就获得了德国图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78年,75岁的贝时璋在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后,以卓越成就被图宾根大学授予金博士学位,10年后的1988年,母校又一次授予他博士学位,2003年在贝时璋先生百岁寿辰庆祝大会上,德国大使馆代表图宾根大学第四次授予贝时璋自然科学钻石博士学位。贝时璋是唯一获得图宾根大学如此殊荣者,图宾根大学也以有贝时璋这样的校友而倍感荣幸。鉴于贝时璋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2003年,在贝老百岁寿辰庆祝大会上,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96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36015的
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镇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是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和开拓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和名誉所长。德国土滨根大学先后4次授予他博士学位,中国国家天文台将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离世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贝时璋,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我国大陆唯一健在的1948年第一批“
中央研究院院士”,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107岁。
2009年10月10日,贝老刚刚度过了自己106岁生日。国务院有关领导专门委托工作人员向贝时璋先生送来了君子兰、寿桃和生日蛋糕,祝愿贝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并表示有机会一定亲自登门看望。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还看望了贝老,并祝他生日快乐。
10月28日上午,贝时璋先生还召集了6位研究人员,一起讨论如何在已有的创新课题基础上继续努力工作,热情地鼓励大家要以为国争光为己任。王谷岩是六人之一,他回忆说,
2009年诺贝尔奖公布后,老人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平静,他对我国科学创新问题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之中。“贝老想起北京大学教授林克椿198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发现了螺旋状脂质体,1982年《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成果。贝老觉得这个方向值得努力下去,特别邀请林教授过来,鼓励大家更进一步做下去。”王谷岩说,那天贝老精神很好,也很激动,和大家聊了有一个来小时,告诉大家“我们要为国家争气!”
“我们要为国家争气!”这就是贝老留给中国科技界最后的遗言。“爸爸走得很安详,是在睡梦中离开我们的。”贝濂说,“他睡得很安详,和平时睡觉的姿势一样,被子也盖得好好的,没有因为不舒服掀被子。早上8点多的时候,两个弟弟过去看他的时候,还睡得很好。”贝德是贝老的小儿子,他的头发也几乎全白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的眼圈红了,声音哽咽,几度难以说话:“今天早上过去看的时候还好好的,谁知9点多再过去看的时候就没了。”
生物物理学是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早在20世纪40年代,贝时璋就洞察到
物理学和
生物学相互渗透的大趋势,深信
生物学必将从描述性科学向定量性科学转变。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他匠心独运地组织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合作,把物理科学的
思想、方法和
概念运用到生物科学研究中去。于是,生物物理学便在中国应运而生了。1958年,由贝时璋负责在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基础上改建成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这标志着
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确立。贝时璋不仅创建了生物物理研究所,而且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为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