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唐松草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
贝加尔唐松草(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 ex Ledeb. )是毛茛科唐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贝加尔唐松草植株无毛;茎中部叶具短柄;小叶草质,菱状宽倒卵形或宽菱形;花序上部分枝呈伞房状,或密集呈伞形;瘦果扁球形;花期5-6月。
形态特征
毛茛科唐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茎高45-8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茎中部叶具短柄,为三回三出复叶;叶片长9-16厘米;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宽菱形或菱状宽倒卵形,长1.8-4.5厘米,宽2-5厘米,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三浅裂,裂片有圆齿,脉在背面隆起,脉网稍明显,小叶柄长0.2-3厘米;叶柄长1-2.5厘米,基部有狭鞘;托叶狭,膜质。
花序上部分枝呈伞房状,或密集呈伞形,长2.5-4.5厘米;花梗细,长4-9毫米;萼片4,绿白色,早落,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10-)15-20,长3.5-4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0.8毫米,花丝上部狭倒披针形,与花药近等宽,下部丝形;心皮3-7,花柱直,长约0.5毫米,柱头生花柱顶端腹面,椭圆形,长0.2-0.3毫米。
瘦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有8条纵肋,心皮柄长约0.2毫米。5-6月开花。
产地生境
贝加尔唐松草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察隅)、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山西、河北、吉林和黑龙江的东部。在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山地林下或湿润草坡;海拔分布:在甘肃南部为2400-2800米,在青海、陕西、山西为1600-1900米,在河北和东北为900-1500米。
生长习性
贝加尔唐松草喜阳光充足、湿润环境,耐半荫,较耐寒,喜深厚、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法
贝加尔唐松草可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主要变种
长柱贝加尔唐松草(变种)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 ex Ledeb. var. megalostigma B. Boivin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贝加尔唐松草根及根茎可入药;归心、肝、大肠经。根及根状茎: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功效。用于痢疾,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等症状。根含小檗碱,可代替黄连用。
【藏药】叉岗:根及根茎治瘟病时疫,血热,肠热,黄疸,肠炎,痢疾《藏本草》。
吉合觉:根茎及根治疫疽,热病《中国藏药》。
观赏价值
贝加尔唐松草株姿优雅飘逸,质感轻柔,适用于花境中景配植,也适于疏林下丛植或自然栽植,亦可布置庭园及岩石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